破解“信访不信法”关键在依法行政
昨日起,为期2天的“首届两岸四地当地政府解决行政争议机制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内地及港澳台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应邀出席了研讨会。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指出,如今人们解决纠纷是“信访不信法”,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他提出“领导在重视信访工作的同时减少批示、增加指导,将各类争议逐步引导到解决的主渠道上来。”(3月28日广州日报)
先说这个研讨会很有新意,开得好!如何解决行政争议,港澳台地区的制度与机制值得内地借鉴。通过研讨会这个平台,让内地一些政府官员好好向他们学习,学会依靠法治使用公权,管理社会和服务民生。
笔者赞同马怀德教授的观点,有法律制度不被敬畏和执行,或者说有制度却没有执行力,民众的诉求只能循着惯性的人治轨道一层一级甚至是越级找官理论,与法治理念格格不入的“信访不信法”便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正常现象”。
信访,好使吗?好使!由于不受任何事实证据、期限、步骤、方式等限制,在个别时间和个案中又能够“一步到位”解决问题,尤其是领导批示一到,立马就能见效,使得信访成为越来越多当事人的首选。可从另一层意义上看,它又不好使。信访往往是领导级别越高、批示越明确,解决问题就越快,而这种行政资源上的“瓶颈效应”又使得一些当事人重复信访、越级信访、多头信访,却不一定能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批示,导致当事人以极端的甚至是非法的手段“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使各级官员对信访者望而生畏。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组织的“大接访活动”解决了大量复杂的信访积案,但仍然难以破解“供不应求”的平衡。
“信访不信法”是个大问题。一是领导会很累。尽管信访也有专门的制度,但从信访事件的成因,虽然纷繁复杂且呈无序性,但大多是基层官员履职不力造成的。如果领导被裹挟其中,就会牵制大量精力,还会助长信访者的攀比心理。二是行政资源配置上失衡。这在信访案件的处理上表现得最明显,领导重视一个样,不重视又是一个样。所谓“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行政资源跟着领导走,本无可厚非,但头痛医头、脚痛医痛,偏离制度轨道,完全凭长官意志“赏赐”,甚至出现行政干预司法,很容易滋生“会哭的孩子多吃奶”的乱象。三是法治意识沦丧。久而久之,在“清官情结”的支配之下,越来越多的民众会更相信信访的灵验,而冷漠诉讼、仲裁和行政复议等法定渠道,这无疑将导致法治社会的倒退。
破解“信访不信法”关键在执行力。只有行使公共权力的管理者滴水穿石般贯彻执行,从领导带头使法律得到普及和执行,全社会敬畏法律的风气才能逐渐形成,“信访不信法”的怪象才有可能被改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破解“信访不信法”,强化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的执行力,应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果能重视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从规范领导指导行为开始,明确非突发事件、重大事件不搞领导批示,一律依法按照既定程序办理;如果领导能做好示范,各级政府与官员能自觉运用法律管理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依法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将矛盾与问题解决在第一现场,做到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不作为或乱作为要受到问责,那么就能真正打造法治政府,将民众利益诉求纳入法治轨道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