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除领养关系
导读: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或者养子女找到了自己的亲人,想与自己的亲人共同生活的,可以与养父母解除领养关系吗?如何解除领养关系?
案情介绍:
1979年5月6日,还在襁褓中的王某成了弃儿。不幸中的万幸,他遇到了好心人梁先生。
那年,梁先生39岁,还是一名警察,因工作关系结识劳教部门的一位女队长。一天女队长告诉他,她管教的一名女犯人被控制前就怀了孕,现在月份大了,没法引产,但生下来又怕没人抚养。
梁先生跟妻子商量,决定收养这孩子,“他生下来5个小时,我就抱回了家。”梁先生说,之后,他们夫妻没有再生育孩子。
“从那么点大拉扯成人,受的苦就不用说了。”梁先生说,他和妻子都是工薪族,生活一度窘迫,但两人视王樑如己出,吃穿用度也都是紧着儿子,“总觉得这孩子从小命苦,该对他好点儿。”
三口之家的轨迹随后发生变化,他的姥姥突然出现,梁先生夫妇只好到大兴区公证处,在律师的见证下解除了这段领养关系。但就是这宝贝养子,却耗尽了梁先生多年积蓄。
分析:
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虽不是由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但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一经合法成立,就应视为血亲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与亲父母子女相同,双方均不得虐待和遗弃。养子女和亲生父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因领养关系的成立而终结。
那么,如何解除领养关系?领养关系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在我国法律上,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是可以解除领养关系的。
至于如何解除领养关系?领养关系的解除,具体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除:
1、依当事人的协议而解除领养关系。
协议解除领养关系的条件是:
①须当事人同意。
就领养方而言,须得养父母同意,就被领养方而言,养子女已成年时,经养子女同意即可;养子女没有成年的,须得养子女的生父母或原送养的监护人同意,养子女已有识别能力的,还须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②当事人须对财产生活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别无争议。
协议解除领养关系可按公证或登记程序办理。公证机关办理解除领养的程序,亦可以分为申请、审查、办证三个环节。当事人达成解除收养的决议后,须到户口所在地的公证机关提出解除收养的申请,并说明要求解除收养的理由。公证人员应对当事人要解除领养的原因及有关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查明解除收养是否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要求解除领养的理由是否正当合理,有无其他意图;双方对财产和生活问题的处理是否合法等,经审查后,对符合解除领养条件的,就为其办理公证,准予解除。当事人自接到公证书之日起,收养关系即告终止。如果不符合协议解除领养关系的条件,不予办证,对有关纠纷,可建议当事人依诉讼程序提出请求。
基层政权机关或户籍部门办理解除收养的登记,也要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查,按照协议解除收养的条件,决定是否准予登记。
2、依当事人一方的要求而解除领养关系。
一方要求解除领养关系而另一方不同意的,或双方同意解除领养关系,但在财产和生活困难有争议的,一般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亦可经诉讼程序由人民法院处理。人民法院审理收养案件,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无效时,依法判决。
人民法院处理解除领养关系的纠纷,应当坚持保护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保障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双方的利益,根据不同情况实事求是地妥善解决:
①养父母和生父母反悔,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查明情况,听取被收养人的意见,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处理。
②养父母不尽抚养义务,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应予解除。
③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的恶化,再继续共同生活对双方均为不利,一方坚决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一般可准予解除。
④养父母发现养子女有生理缺陷或者其他病症,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一般不予解除。但生父母在送养时有意隐瞒的,可准予解除。
以上就是有关于“如何解除领养关系”的问题解答,领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