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及控制对策有哪些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为了更好地防范并购的财务风险,其核心前提在于先预先识别各种财务风险,其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杠杆法。杠杆分析法是狭义的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杠杆系数来初步识别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其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和资产负债率。

  其中:I为利息支出;DFL指财务杠杆系数,它反映企业的税息前利润(EBIT)的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的更大波动程度。DFL越大,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

  RLA(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RLA越高,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当RLA大于50%,一般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较高,当RLA接近100%水平时,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到了濒临破产的水平。

  2、EPS法。EPS分析法主要衡量并购前后购买企业每股收益的预期变化,它属于广义上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

  其中:EPS为企业每股收益;I为利息支出;t为加权所得税率;Q为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当并购之后的EPS大于并购前的EPS时,说明企业并购决策行为是合理的,反之,则是不合理的。

  3、股权稀释法。股权稀释法主要比较并购前后原发股东股权结构的变动情况。它属于广义的并购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

  RIE是股权稀释率,它反映企业原始股东所控制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占总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的比率

  其中:Q0为并购前企业的原始股东所持有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Q1为并购时企业的原始股东所增持的新发行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Q2为并购时企业的新股东所持有新发行的具有表决权的股票数量。

  当并购前后的RIE发生激烈变化,说明并购行为将给企业的原始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股权稀释的风险。如果发行新股后的RIE小于50%,说明股权稀释的财务风险较高,反之,说明股权稀释的财务风险较低。

  4、成本收益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指比较并购的成本与收益水平。它属于广义并购的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

  RCR为企业并购成本收益率

  其中:R为并购的预期收益。它包括成本节约、分散风险、较早地利用生产能力、取得无形资产和实现协同效应,以及免税优惠等预期收益;C为并购的预期成本。它包括直接的购买支出、增加利息、发行费用及佣金和管制成本,以及各种机会损失(如留存收益消耗的机会成本和丧失好的投资机会的损失)。

  当RCR小于1时,说明预期收益大于预计成本,则并购行为是合理的,反之依然。

  5、现金存量法。指比较并购前后企业预计的现金存量水平,看现金水平是否最佳及安全。常用的方法是计算现金流动资产率和现金总资产率。

  现金流动资产率:RCCA=C/CA

  现金总资产率:RCA=C/A

  其中:C为企业广义现金存量,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短期投资等;CA为企业的流动资产;A为企业的总资产。

  并购买后的RCCA和RCA越低,说明企业面临的现金短缺的财务风险越高,反之亦然。

  6、模型法。模型分析法指借助于统计学和数学的模型构建来总体判断并购财务风险的方法。最常见的方式是建立回归分析模型,以识别企业是否面临的过高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水平CR=a0+a1X1+a2x2+a3x3+…+anxn+E

  其中:a0、a1、a2、a3,…,an为系数值;X1、x2、x3,…,xn为各种财务风险因素;E为残差

  模型分析法它事先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估计一个衡量财务风险的标准值(CR0)。当企业并购后预期CR大于CR0,则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很高,反之亦然。

  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在识别了并购的各种财务风险之后,企业应该采取各种有效对策来减少或消除财务危机及破产发生的可能性,其对策有三:

  1、接受风险。如果并购可能短期会给企业带来诸如资产负债率上升、企业股权稀释和投资机会丧失,以及业绩水平波动等风险,但是从长远来看,兼并或收购目标企业或许具有战略意义,诸如可以得到协同效应等。如果并购后的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则企业可以作出并购目标企业的战略决策。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建立以下风险管理制度:一是风险基金的设立。包括坏账准备和减值准备等;二是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报告;三是风险分析技术的运用,例如实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等。

  2、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指企业借助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合资、合营等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策略。企业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原因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政策。

  3、避免风险。避免风险指如果企业有多种并购方案可以选择,则可以放弃财务风险较高的并购方案。例如,当企业并购的预期收益远远低于并购成本,或者导致资产负债率水平剧增,以及每股收益水平严重下滑,则应放弃该并购方案,另行考虑其他合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