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别让“楼XX”们不断考验公众的词汇量
高先生不久前终于拿到了位于海淀区田村圣华园小区的回迁房钥匙,可进门一看,“墙壁居然是斜的。”自己所购的3套房屋均有墙壁倾斜、卫生间瓷砖空鼓的现象,这让他不得不质疑房屋质量存在问题。(12月3日《京华时报》)
一段时间以来,商品房质量问题屡现于媒体:上海一在建楼房轰然倒塌,重庆某商品楼用木棒支撑,北京的“壁炉门”致人死亡,浙江的“毛竹门”让人胆战心惊……“楼斜斜”、“楼歪歪”、“楼脆脆”、“楼裂裂”等名词的不断出现,在考验着公众词汇量的同时,也在诠释着商品房质量问题有多么严重。
资料显示,商品房质量问题历来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领域,近年来更是呈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房屋质量和食品、汽车一起排在消费者投诉的前三甲。消费者对房屋、装修建材、装修服务的投诉,同比分别上升了10.8%,5.9%,3.0%。
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达3万多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到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的近1/5,称得上是房地产产业大国。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准入门槛较低,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完全可以通过挂靠、承包等方式轻易取得房地产经营资格,这无疑给建筑质量埋下了隐患。而且,由于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一个房地产公司从成立到投入运营,再到商品房建成销售通常要受到二三十个政府部门的监管,多部门的管理往往出现推诿、扯皮。更不能忽视的是,在一些地方,开发商和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狼狈为奸,钱权交易、权力寻租等潜规则在这一领域长期存在,造成开发、交易、监管等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违法行为。
房地产是暴利行业,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目前我国有6万个开发商在这一领域拼打厮杀。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开发商不惜缩短工期、更改规划甚至偷工减料;有的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各种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开发商的形象,也让政府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据报道,由于城市化发展和需求的推动,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规模正以每年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有专家预计,未来10年,中国还将有三分之二的家庭住进新楼房。但轰轰烈烈的“造楼运动”的背后,却难掩不断上升的质量安全问题。
房屋关涉生命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一场灾难。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使用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到100年。而我国目前的住宅建筑设计平均寿命却仅为30年。有专家曾警告,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中国商品房质量问题积累下的巨大隐患,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出现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