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执行风险点可倒查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强表示,今后北京法院将争取不再出现执行积案。
据池强介绍,2009年,北京市法院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北京14800多件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历史积案,以及无财产可供执行的33677件积案都基本得到清理。
池强坦言,按照上级的要求,法院不再形成新的执行积案,确实有点难度,但他们将努力争取。因为执行案件,不管在中国还是外国,不可能全部执行。任何合同的执行和任何合同的签订都是有风险的,有赔有赚。
“执行过程中,作为法院来讲,应该执行到位,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执行。”池强强调,目前北京法院系统正在推进执行的改革,如将执行庭改为执行局,下设不同部门分别行使执行裁决权和执行实施权,实行分权制约,分段执行。北京法院系统还针对执行中容易出现拖延和廉政问题的地方,选出了19个风险点,分别制定了风险防范措施和执行案件差错分析及责任倒查规定,他们还在各个执行岗位上设立一些监察员,能够及时把问题找出来。
除了执行积案的清理,池强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本市民商事案件也大量增加,法院案件的比重发生着重大变化。在北京民商事案件已经占到整个法院案件的68%左右。审理好这类案件,对于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关注
池强:不能单纯否定自由裁量权
“一个案子法律规定可判1到5年,到底判几年全都由法官说了算,法官的自由裁量有谁来监督呢?”昨天,北京团进行小组讨论时,多位人大代表将目光锁定在了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规范问题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强表示,不能单纯否定自由裁量权,限制自由裁量权使用最好的办法是规范。
池强表示,自由裁量权首先是法律规定的,在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司法面对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是多种多样的,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用他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正确运用公正的理念,来判断这个事应该是什么样的。审判是规范整个社会的法制行为。
“什么是自由裁量权?大家都知道所有的案件不可能完全一样,各个案件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内在的矛盾也不一样。自由裁量权不能被单纯否定,法官也不能简单地死套。但不能滥用自由裁量权,怎么规范?这就是一个课题了。”池强说。
据池强介绍,北京法院系统把近5年来的案例全部在网上公布,北京现在网上直播的案件可以达到全国的70%,所有的开庭都有视频记录。通过这种公开、透明受到社会各界监督的方式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加以规范。池强强调,公正、廉洁办案是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的根本。
甄贞:判案尺度不能够有大悬殊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要尽量保证执法统一,让百姓真正感觉到案子的判决是公正的,感觉司法机关是公平公正执法,而不让人感觉有一定随意性。”
甄贞说自己注意到有些案件,比如同样是受贿,同样是贪污,数额相差近千万,最后都是判了死缓。“有的很难跟百姓解释里面的很多细节问题,但百姓会通过判决看案件判处的结果,我们应该尽量严格依法掌握判案尺度,不能够有大的悬殊。”甄贞同时解释,当然案件之间会有不同,但要尽量保证执法统一。
甄贞说,目前有好多新型犯罪,好多民事之间的新型纠纷,是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法律相对来说是滞后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应加强对新类型案件的研究,通过研究认识,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使得在办案过程中有法可依,给具体办案者以指导,以防止不同地区处理同类型案件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