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执行联动,破解“执行难”
2009年,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部署的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我市法院做到了领导重视到位,动员组织到位,部署落实到位,检查督促到位,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执行联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五项制度强化清案责任
针对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点多面广、涉及环节较多的实际,市中院确立了五项工作制度,努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清案任务。一是快速反应制度。全市法院所有参与清案的执行人员必须24小时待命,随时接受当事人举报或提供执行财产线索,随时采取执行措施。二是领导包案制度。对956件“六类重点案件”和32件挂牌督办案件,以及经排查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或可能引发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案件,建立专门台账,集体研究,确定执行方案,做好预防措施,分别由各地清案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包案执行。三是执行例会制度。每月15日听取案件执行进度的情况汇报,分析研究清案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布置下一步的执行任务、执行重点、工作安排等。四是批量查询制度。创新调查手段,安排专人分地区、分部门负责清案期间的财产调查工作,采取批量查询的方法,扎实做好财产调查基础工作,加快清案进度。五是排名通报制度。每十天汇总一次清案数据,每月对全市各地执结案件数及执结重点案件数进行排名通报,对连续排名末位的要求清案领导小组负责人亲自汇报情况。
设立执行指挥中心
执行积案一般都存在被执行人难寻、被执行财产难找、找到财产难动、协助单位难求等“四大难”。在去年开展的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我市法院将建立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作为实现清案活动整体目标的关键,大力推进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在党委政法委的组织协调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纪检、组织、宣传、公安、检察、国土、房产、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参与,建立起一套责任明确、运转协调、指导有力的执行联动机制。当被执行人不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时,法院的执行措施、制裁性措施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协助措施将同时启动,对被执行人的消费、信贷、投资、置业、出境等各方面进行约束和限制,让被执行人因失信成本过高而选择自动履行义务,从源头上治理“执行难”。
在建立法院外部协调联动机制的同时,强化法院内部力量整合,在执行局设立指挥中心、实施组、裁决组和综合组等工作小组,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经过一年来的艰苦努力,积存的3317件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全部执结完毕,重点案件的执结率全省排名第二。
及早为执行到位考虑
为了确保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有财产可供执行,实现案结事了的目标,他们从立案环节就开始为执行到位考虑。在法官审查立案时,认为可能出现执行难状况的,即依法对案件采取措施,该保全的保全,该查封的查封,该冻结的冻结。在进行案件审理时,法官时刻考虑执行到位的问题,并依法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兑现。这一做法凸显了审判、执行环节“全院一盘棋,分工不分家”的合力优势,从诉讼的各个环节尽力帮助开展执行工作,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利益。
(本报记者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