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自觉接受监督”靠不住

  “我要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时常听到一些领导同志在公开场合下如此表态。对监督无疑这是一种积极良好的态度。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在这里“自觉”的含义是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在觉悟的基础上产生自愿的行动。毋庸讳言,一个人无论修养多好,境界多高,心理深处都难免有自利的倾向、阴暗的一面。监督是设限制、挑毛病、出难题,直至触动一地一单位执政当权者的名、权、利,转瞬间让一个人的命运发生由“河西”到“河东”的变化。监督这个总好与人拗着劲、找点“过不去”东西的“雷公爷”,要叫人发自内心高高兴兴地接受它,欢迎它,难。

  对于监督尤其是来自人大的监督,应该说监督对象明顶暗抗的不多,但虚与应付的不少,无可奈何接受的是多数。这是现实的估量,也就是说没有多少人属于自觉接受监督的一类。不可否认,有部分人对监督认识深刻、接受比较自觉,但这种自觉性又是有限的,大量事实作出结论:一个人一段时间自觉接受监督易,仕途上长久自觉接受监督难;不当一把手时自觉接受监督易,当上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难;无关大碍的事情上自觉接受监督易,“伤筋动骨”的事情上自觉接受监督难。由此看,“自觉接受监督”不可信,不可信的“自觉性”可靠吗?

  “自觉接受监督”,最大的问题是给外界发出这样一种错误的信号:监督可接受可不接受,可积极接受可消极接受,在监督与被监督这对矛盾体中被监督一方处于主导的力量,不自觉接受监督,你监督等于一位一厢情愿者,在一旁干着急有劲使不上,这实则在看似尊重中贬低了监督的作用,颠倒了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位置。监督是什么?监督是社会制度的安排,是政治活动中严肃的“游戏规则”,是不容违拗的强制性力量。监督权一方绝不应看被监督一方的脸色行事,监督是没有丝毫商量余地的,对方自觉接受我要监督,对方不自觉接受我监督的发力更重,以确保监督到位。刚性是监督的本性和品格。如果不是这样,可硬可软、可紧可松、可进可退的监督必定是变形变质变味的监督。

  还可以作一个逆向思维:既然自觉接受监督都做到了,自觉做好工作,自觉廉洁勤政,自觉联系群众,自觉民主决策,等等一切就更容易做到了,如此“自觉性”的领导群体,还要监督何用呢?监督从哪里来?从权力者缺乏令人可靠的自觉性那里来,有权力的滥用才有了监督制度的诞生;监督到哪里去?到迫使权力者自觉用好权力那里去,谁滥用权力就要被严明的监督“吹哨”亮“黄牌”、“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