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化肥厂生产中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1989年6月15日,邵武市第二化肥厂脱硫工段在装填4号脱硫罐炭床活性炭及拆除2号炭床气体进口盲板的工作中,由于事先未申请办理人罐作业手续,同时交叉作业又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造成9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事故经过:

  6月1日该厂各生产车间安排小修后,发觉脱硫工段的系统阻力很大,严重影响了生产。直到6月10日,分别对脱硫工段的各活性炭床(共6个炭床)采用活性炭再生的方法维持生产。6月11日,经生产调度会决定,对2号炭床进口气体管道进行焊补,将4号炭床活性炭卸掉,装入新的活性炭及焦炭。6月12日,2号炭床进出口装入盲板切断与系统联系后,对2号炭床进行蒸汽置换,再对进口段管道正压焊补,当日完毕。6月12日拆卸4号罐上、下人孔及下卸料口,采取加装进出口盲板并进行清洗、自然通风等措施,至6月13日已清、卸罐完毕。2号罐活性炭13日夜至14日白班进行再生后,准备投入生产。

  6月15日上班后,生产办安排装入新的焦炭和活性炭。8时20分,生产办主任、脱硫工段长、民工等相继进入作业现场,由脱硫工段长在4号罐四周检查了一遍,并下4号罐底检查棚板有无脱落等事项。当罐底板和下料口安装好后,生产办主任与1名民工进入罐底进一步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为使通风良好,安排维修工将4号罐炭床底部的排污阀阀芯、阀盖拆除,之后罐口升始投入焦炭和触媒。大约9时20分,1名民工在向罐内倒触媒时,不慎将几个装触媒的袋子掉入罐内(按规定袋子不得留在罐内),于是该民工便下到罐内去捡袋子,2位民工见捡袋子的民工未上来,便大喊:“中毒了!”2人先后下罐救人,也中毒在罐中。接着,生产办主任接过别人手中的滤毒罐面罩戴好后下罐救人,也因中毒未能上来。工会主席戴好面罩下去时,感到浑身乏力、胸闷脑胀,强憋一口气爬上罐口,被拖了上来。厂安环科长叫人立即把2号炭床旁的鼓风机搬来,拆开4号炭床的卸料口盖,从卸料口对4号炭床进行强行通风,同时将2号炭床的排污阀关闭。待通风后,安环科长等人戴好面罩并用绳子将罐内人员救出。在抢救过程中,罐口及人罐抢救人员又有4人中毒,1名电工对中毒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也中毒,经医院抢救,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脱离危险。

  事故分析:

  脱硫工段共9个炭床(脱硫罐),其进出口分别与半水煤气进、出母管相接,其中1号、2号、3号、4号炭床的排污阀均与同一根排污管相接。在4号炭床装触媒时,炭化车间3名维修工在车间主任的指挥下,拆除2号罐进口盲板,准备投入生产。拆掉进口阀的9个螺栓(共12个)后,1人用撬棍撬阀门法兰,1人用钳子钳住盲板柄左右摆动往外拉盲板,虽未拔出,但盲板被转动了40度一60度。这时,4号罐排污口有一股类似蒸汽的气体冲击。约10分钟后,4号罐便发生了中毒事故。根据现场勘查、测定,原因是1号、3号罐排污阀泄漏比较严重,2号罐进口阀严重内漏,盲板严重变形下凹,拆2号炭床进口盲板使其偏移时,有毒气体从进口阀漏人2号炭床内,再通过已打开的排污阀进入排污管。从1号、3号炭床排污阀泄漏的有毒气体与2号炭床内排出的有毒气体均通过排污管进入4号炭床内,导致进人罐内的人员先后一氧化碳中毒。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这起事故的主要教训,就是设备检修工作缺乏统一管理,交叉作业,各行其是,结果酿成事故。按照化工生产企业设备检修的一般要求,在设备检修前,需要制定计划和检修方案,确定负责人和参与人员,在检修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统一指挥,按照检修方案逐项实施,不能为了抢进度冒险作业,或者不按规程办事而留下事故隐患。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中小型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由于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造成设备设施和各种管线的混乱,如果缺乏管理,那么就会使设备检修更加困难,同时也会增加造成事故的几率。在这起事故中,事先准备不足,事故发生后又盲目救人,从而扩大人员伤亡,也是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

  防范措施主要有:

  (1)加强检修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安全组织、安全任务、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四落实”。根据设备检修项目要求,制定设备的检修方案,落实检修人员和安全措施。

  (2)检修项目负责人对检修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对检修工作实行统一指挥调度,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检修项目负责人必须按《检修任务书》和《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要求,组织检修人员到检修现场进行交底,确定检修方法、步骤以及相关措施。

  (3)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听从现场指挥人员和安技人员的指导。检修人员必须按检修方案及作业证指定的范围、方法、步骤进行检修,不得任意更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4)在设备设施进行检修的过程中,与检修无关的人员不得启动设备设施;遇有交叉作业,必须进行协调,确定先后作业顺序,不得自行其是,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此外,检修中应准备必要的防毒面具、氧气瓶等,防止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