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拍卖会上只有一人应价拍卖是否无效?

  拍卖会上只有一人应价拍卖是否无效?

  2001年8月,广东东莞市一家拍卖行受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拍卖东莞市宏达公司办公大楼一幢,委托评估价为200万元。拍卖行工作人员随即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在拍卖7天前在《东莞日报》、《南方日报》刊登拍卖公告,在拍卖3天前带人到现场看样。拍卖开始前有15人办理了参与竞买手续。9月8日上午,拍卖会在拍卖大厅举行,拍卖师将评估价定为本次拍卖的起拍价,当拍卖师报出起拍价后,场下举起了一块号牌应价。拍卖师在报价3次元人再应价后即落槌成交。在场的被执行人当即提出异议,认为没有形成竞价,拍卖无效。同时在场的执行法官和工商局合同鉴证人员宣布有效,被执行人才不再坚持异议。

  争议主要来自《拍卖法》第三条关于拍卖的定义:\“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由于拍卖是一种价格竞争,因此当只有一个人应价时,表面上看起来,竞争就不存在了。因此有的人认为\“两个以上的竞买者\”是拍卖有效的基本条件。

  在多数情况下,委托人对只有一人应价的情况是持认可态度的,因为拍卖标的已经能够顺利售出,委托人已经可以收回预期的金额。持否认意见的,主要是强制拍卖品的原所有人。被执行人一方面希望拍品能够卖得高一些,另一方面也希望不能成交,以便拍品退回原所有人。

  应该如何认识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做一番分析。

  首先,从销售工作来看,只有→个人应价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拍卖信息发布的及时与否、广泛与否,都有相关法律规定。《拍卖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拍卖人应当于拍卖日7日前发布拍卖公告。\”第四十六条规定:\“拍卖公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拍卖的时间、地点;(二)拍卖标的;(三)拍卖标的展示时间、地点;(四)参与竞买应当办理的手续;(五)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项。\”第四十七条规定:\“拍卖公告应当通过报纸或者其他新闻媒介发布。\”只要在拍卖日7日前在当地报纸或者其他新闻媒介发布新闻公告,并且载明有关事项,就应当认定信息发布是及时的,发布范围足够广泛。若不依据这一标准,则再多的拍卖准备工作都可能被认为是不够的。被执行人只是根据只有一人应价的情况就声称拍卖无效是不合理的。此外,作为拍卖中介机构,拍卖行一定会认真、全面的进行拍卖准备工作,因为拍卖行是市场行为主体,不仅它的经济效益与拍卖成功与否密切相关,而且拍卖行的品牌信誉也与拍卖成功与否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拍卖成功率和提高成交额,拍卖行往往会在更多的媒体上发布拍卖公告,并通过网络发布通告。如东莞市拍卖行,每一次拍卖都在两家以上报纸发布公告,对一些重要的标的,甚至利用信件、电话等手段,向潜在买家发出通知。这样的准备工作实在无可挑剔。

  其次,只有一人应价,往往说明了起拍价的准确。当一个拍卖标的无人应价时,表明起拍价定得过高,导致无人愿意应价;当应价的人太多时,从表面上看,既热闹又说明有人竞争,是符合拍卖精神的,实际上它表明起拍价定得较低。而只有一人应价,则正说明了起拍价定得很准确,符合市场行情,是科学的。2000年12月25日,广州市国土局与某拍卖行合作拍卖四块国有土地使用权,其中两块国有土地使用权仅有一人应价,拍卖师报价3声后即落槌成交。拍卖会后,公证员当场做了有效公证,国土局局长上台发言,表扬了此次拍卖标的的评估价和起拍价定得很科学、很合理,既避免了因定得太低而导致成交价可能偏低,又避免了拍卖不成交。竞买人一般在心理上认为起拍价即为拍卖标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