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早产”建筑颤巍巍
“玻璃雨”频降,灾难会不会从天而降?为了节庆赶工期,“早产”建筑不安全怎么办?开发商卖完房走人,出了质量问题找谁负责?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昨天审议的《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一一回应了上述问题。对于一些广受关注的条款,与会者提了不少“苛刻”的建议。
及时检测维修建筑幕墙
针对玻璃、石材幕墙在内的建筑幕墙安全问题,《草案》要求使用建筑幕墙的公共建筑建立维修专项资金,以保障建筑幕墙能够得到及时检测、维修,避免危害公共安全。
一般来说,建筑幕墙应该定期勘察维修,消除潜在爆裂和坠落风险。但建筑幕墙的维修费用较高,目前已经发生爆裂和坠落事故的房屋所有人在筹措应急处理资金时常常遇到困难。市建交委主任黄融表示,应该着眼长远,建立建筑幕墙维修专项资金。
“上海最早一批玻璃幕墙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不过20多年,就目前来说,绝大部分玻璃幕墙还不至于进入爆裂、坠落“高危期”。但是可以想见,未来十几二十年,我们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勘察维修玻璃幕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延照认为《草案》的规定非常具有针对性。
“光有专项维修资金还不够。”施雷委员建议《草案》对“出事以后怎么办”有所规定。朱某委员也认为,条文中应该明确专项资金缴纳标准、使用范围、监管方法,以及管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责任。
工期调整必须符合两个前提
随意压缩建设工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问题,其中建设单位任意压缩施工工期现象最为严重,这是危及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隐患。
《草案》规定,合理的工期确认之后,建设单位不得任意压缩。如果确实存在缩短工期的必要和可能,工期调整必须符合两个前提:必须保证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履行专家论证程序,确保调整“具备技术可行性”。如果涉及增加工程建设费用的,建设单位应予以保障。此外,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确定的施工工期进行施工,不得违反技术标准任意压缩。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甘忠泽指出,“建设工期”可以分为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勘察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一般来说,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工期最严重的是施工工期,如果要从源头防止压缩工期,建议法规重点对施工工期作出规定。
明确建设单位安全责任
《草案》对建设单位的质量和安全责任作了两方面规定:一是明确规定其对建设工程前期勘察、设计、施工等各阶段的质量和安全工作负有协调管理责任;二是对不具备专业能力的建设单位,鼓励其委托具备监理、造价咨询资质的专业项目管理单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专业化管理和服务。
为了鼓励实行项目管理制度,《草案》规定,具有监理资质的项目管理单位在所承接的工程监理招标时,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中标权。但不少委员对此有异议,朱某质疑,这样做是否有悖于现行招投标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的意见是:该规定还需进一步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