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转包,成质量“定时炸弹”
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14年。但是与它同处于钱塘江上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网友发帖问:茅以升修的这座桥,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24年,就是不倒,连大修都没修过,这是神马道理?
对于任何工程来说,质量过硬,经得起风吹雨打是最基本的要求,无奈现实里有太多的“桥脆脆”和“楼脆脆”,因而忽然听说有个桥有个楼都安然屹立几十年了,反倒让我们吃一惊,把它当做新闻来看。
这几天人们把目光都投向了钱塘江,这倒不是因为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而是这条江上一座刚建成十四年的大桥呼啦一下子就倒了。当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在这里时,蓦然发现:同是在在这条江上,竟然还有这么一座桥,它建成于七十四年前。虽然弹痕累累几次被炸,虽然当初它是按照20公里的时速设计的然而今天它承受的却是时速超过了120公里的动车,但它仍能稳稳当当的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两相对比不得不让人感觉这座桥的“坚强”。它就是茅以升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今天它又多了一个昵称——“桥坚强”。
这座桥有太多的故事,但如果仅仅是猎奇的话,恐怕没多少人有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寻觅“桥坚强”何以成为“桥坚强”,特别是在大桥事故频发的今天,这种寻觅不仅必须而且迫切。那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桥坚强”呢?用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工作人员钟光明的话说就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这句话听来是平淡无奇,但真正做到这一点那得花多少心血,费多少心思。我想如果我们的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也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就断然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桥脆脆”“楼脆脆”。
几乎在每一座倒塌的楼房或桥梁的过后都能看到腐败的魅影。大桥项目因其投资额巨大,成为人人都想垂涎的蛋糕。想挣钱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可现实是一些本不具备资质的承包方也纷纷加入了争抢项目的竞赛,为了得到项目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当前我们体制上存在的重大缺陷:发包权力过于集中,为这些不具备资质的承包方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想方设法地拉有发包权的官员下水从而取得项目的发包权,这样一些本不具备资质的承包方通过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取得了项目,显然成为日后影响大桥安全的隐患。
在取得工程的承包权后,层层转包更是成为威胁工程质量的一个痼疾。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分包方要想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要么是提高施工效率,要么是节省施工成本。而要做到这两点,说实话现实中很难。因而一些不良的承包方们就做起了黑心工程,它们施工的原料中打起主意来,或者以此充好或者偷工减料。上海苏州河上的河南路桥桥墩表面开裂后,开裂部分竟然暴露出垃圾、废物和泡沫,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要成就百年不倒的桥坚强其实并不难,只要不黑心不贪心就可办到,可如今谁又愿意这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