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建筑物因滥用固化剂减寿

  为缩短工期,施工方不得不大量使用“固化剂”、投入超量的建筑器械和辅助措施,以缩短自然固化和沉降所需的周期。一些建筑项目的“短寿”,常常是滥用被称为建筑“激素添加剂”等技术手段的恶果。这些措施,有的短期内看不出后果,但“或许会影响建筑物质量、寿命和安全”。上海市政协委员近日在本市两个建筑工地暗访后,深表忧虑。

  工期短得“不正常”

  暗访的两个项目,都是由上海堪称标杆的企业担纲,工地干净整洁,管理井井有条。文档资料显示,其项目从招标投标、总包分包到施工管理都中规中矩、几无破绽。但当委员问及项目的合同工期与合理工期之间的关系时,两个工地的项目经理都支支吾吾,语焉不详。两个项目,一个是4.5万平方米、另一个是38万平方米,体量如此之大,施工场地如此之小,功能结构如此复杂,合同工期却分别只有745天和1100天,让专家委员连呼看不懂:以合理的施工定额推算,工期至少被压缩了1/3以上。

  建设方强势致隐患

  这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反常,之所以能通行无阻,反映了当今建筑市场内建设方(业主)的强势和施工方的委曲求全。招标书就是这个标的,接不接由你,反正不怕没人应标。建设方为了节约财务成本,把工期压到超低限度,施工方为了拿到项目,不得不提高施工成本。

  据悉,建设方(业主)对土建的费用,是以最低价位锁定的,不会因缩短1/3工期而给施工方增加1/3的费用。而高容积率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周边居民“闹场”等,也要施工方付出代价去“摆平”。这些都给建筑物施工埋下令人担忧的隐患。

  委员们分析认为,施工方为赶工期,付出了成本上升的代价,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捞回”,难免会不顾安全系数,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使用假冒伪劣材料等手段,让人为项目的质量、寿命、安全担忧。

  委员们建议,提高建筑物的长久安全系数,必须从改变游戏规则着手。一是改变招投标法,增加技术标的比重,降低商务标的比重,改变“价低者得”的铁律;二是对建设方(业主)的合同工期要有第三方的评标,对其严重违反合理定额的蛮霸设定,给予必要的干预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