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如何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

  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时开始采用以后,已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程序和方法。可行性研究是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前对有关建设方案、技术方案和生产经营方案进行的技术经济论证。具体的讲是从系统总体出发,对技术、经济、财务、商业以及环保、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以确定建设项目是否可行,为正确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对与拟建项目及拟建方案所涉及的有关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经济分析和论证以及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价的过程。其的目的就是为实现项目的最佳经济效果,对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给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并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2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行业的从业人员日益认识到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不仅是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还是全过程的管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即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工程造价的高低、投资效果的好坏,关系到项目的使用功能能否最大程度发挥。因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1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的依据。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确定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投资体制的改革打破了由一个业主建设单位无偿使用的局面,把由政府财政统一分配投资变成由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的多元投资。由此,可行性研究也就成为投资业主和国家审批机关提供评价结果的主要依据以及确定对此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的决策性的文件。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依据可行性研究结论预测和判断一个项目技术可行性、产品销路、竞争能力、获益能力再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

  2.2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融资的重要依据。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措资金特别是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向国家申请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也是其他投资者的合资理由根据。一方面,凡是应向银行贷款或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的项目,必须向有关部门报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银行或国家有关部门经审查认定后,才可进行贷款或进行资金补助。另一方面,可行性研究是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先决条件。凡贷款投资某项目,必须向贷款行提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银行通过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认了项目的效益水平、偿还能力、风险水平才能同意贷款。

  2.3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审批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审查,符合政府部门的规定或经济立法,对污染处理得当,不造成环境污染时,方能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在可行性研究中,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可行性研究中为达到标准所提出的措施和办法,是环保部门签发执照进行审批的依据。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厂址、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详细的经济技术方案等已确定的原则一经批准则则成为详图设计的主要依据。

  2.4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生产和考核评估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附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勘探、地形、矿物资源、水质等所有的分析论证资料,是检验工程质量和整个工程寿命期内追查事故责任的依据。当项目完成,正式投产后的生产考核,也应以可行性研究所制订的生产纲领、技术标准以及经济效果指标作为考核标准。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职工培训以及合理的组织生产等工安排亦要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与项目有关的生产组织工作。

  3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阶段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控制,绝大部分在建设施工阶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出现了例如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方面做的不够深入;认为项目的报批只是应付审查;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中的工作不全面;部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思想观念落后使得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不能准确的预见工程项目工作中出现的情况等问题。针对目前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提出如下对策:

  3.1进一步完善可行性研究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研究成果一般体现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由于在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投资者不够重视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不考虑投资风险,缺乏做好可行性研究及提高经济效益的主动性,导致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使这一工作失去原有的意义,难以达到投资控制效果。因此,针对于项目前期管理投资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并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转变投资者不重视前期投资控制的落后观念,使投资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应加强政府的机构改革,做到“政企分离”以避免因“长官意志”和“本位主义”而影响造成的高估效益、低估投资和“可批性研究”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2大力完善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报告内容。

  针对一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依据不足的问题,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应重视并加强在报告中需要的国家、地区及行业等的长远规划;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建议书及其批文;大中型骨干项目没有依据资源报告;需利用矿产资源的项目,国家批准的矿藏资源报告;建设投资估算中主要设备的咨询价格资料;建设项目相应的工程造价的定额、标准;建设项目的经评价中的财务指标和参数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预测、项目建设选择及建设条件论证、项目规划方案、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项目外部配套建设、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消防、节能、节水、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经济、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结论等。但实践中存在应设的篇章缺少或篇章中的内容不全等现象。

  3.3做好市场调研及项目风险预测分析。

  市场调研是可行性研究的基础,进行项目市场调研时,要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对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基础性调研工作,摸清市场有效需求规模和潜在需求规模,为项目拟建规模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要运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科学方法,实现市场调查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说明的转变,改变重技术轻市场的现象。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研究及其成果的表达,具体的说,就是除了要能定性说明拟建项目在资源、物质技术条件和需求方面的存在形式外,还需满足市场预测对调查在时间跨度上的定量要求。

  项目进行可行性评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对建设项目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时,必须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对财务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敏感性因素,揭示项目的市场风险和主要因素的风险等级程度,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这是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的深度要求。另外,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还应该引入实物期权,因为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可以看作是对实物期权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