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招商引资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一、招商引资的风险研究

  1、招商目的不明,捡进篮子就是菜。一些地方或部门由于重量轻质,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有的顾不上与本地产业的项目对接、链式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的顾不上引进企业的“适应性”,饥不择食,走一步看一步;有的招商心切,连污染项目、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项目也引了进来。

  2、招商成本高昂,不惜代价的招商。一是大兴土木不顾民情圈地撵民、不怕风险东拉西贷、不惜财力超前预支;二是假借招商公费考察,意向达成一大摞,协议签了一大堆,招商却七零八落,引资也是“空头支票”;三是外商在政府给予的“特权”上相互攀比,使当地政府处处为难。

  3、招商行为短视,先上车后买票。一些地方或个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患上了“近视眼”,总想立竿见影、急功近利。以至于为争取到资金和项目,在项目的洽谈中一味地制造“政策洼地”,对外来投资者无原则的宽松,踩“法律雷区”,造“政策真空”和“诚信陷阱”,不但严重损害客商利益,贻误发展机遇,更丧失了政府诚信。

  二、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的对策

  1、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的运筹机制。第一,必须建立素质优良、精干有效的专业招商队伍,实现目标招商。第二,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进展周报制。第三,实施深度招商引资,实现内涵发展。第四,以商招商。只要现有的客商投资获得了良好的回报率和赢利率把他们作为招商引资最宝贵的资源开发利用起来,招商引资就会“东边不亮西边亮”,甚至“东边西边同时亮”。

  2、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的准入评价机制。第一,建立动态的招商引资项目评价咨询专家库。第二,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联席评审会制度。

  3、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的督查推进机制。要实现项目招得来、留得下、建设好,使之起到“引一项而动全局”的“龙头效应”和示范效应,就必须在组织上成立权威的项目建设督查推进机构,从制度上实行全程督查跟踪、推进审核、协调服务制度。

  4、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的事后评估机制。由项目建设督查推进机构组织发改局、国土局、财政局、科技局、环保局、卫生局、安监局等相关部门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资源消耗、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以及建筑密度、容积率、配套需要、对地方财税贡献率、科技贡献率、生态环境影响、卫生评价、安全保障等方面给出部门事后评估意见,汇总到项目建设督查推进机构。然后再由项目建设督查推进机构提出该招商引资项目的整体评价和处理意见,分类实施。

  5、建立提高招商引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机制。要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队伍的建设,选派、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坚持强化培训和学习,始终保持创新性,通过专业化队伍来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

  6、建立区域政府与招商引资的双赢机制。需要西工政府在开展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格履行行政管理职权和业务监督权,积极协调各商业板块,充分调动有利因素,开展双赢合作模式,加强与邻近区域的交流和信息沟通,建立引资联动,共享招商信息、资源、成果,促进共同发展。

  7、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的责任追究考核奖惩机制。把招商引资的实绩与招商引资项目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年终评先评优相挂钩,与招商引资项目部门的工作经费相挂钩,与其领导干部的提拔任用相挂钩。对超额完成任务的部门进行重奖,同时对当年完不成实际到账外资考核目标任务70%的引资单位实行综合评优评先“一票否决”,真正实现招商引资的责权利相结合。(区人大代表、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侯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