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建筑清洗大佬的生意经
揭秘建筑清洗大佬的生意经
田建中
“你看到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立即去解决它。”“不分本地人和外地人,进公司就是一家人;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是创业之乡。”
……
走进昆明市高层建筑清洗公司的大楼,看到墙壁上的这些话语,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作为云南省知青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昆明市高层建筑清洗公司的“掌门人”杨小彪对市场动向把握的准确度,让人望尘莫及。
一个不小心赚到第一桶金
“创业其实无处不在,但关键是你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商机。”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出生于1950年的杨小彪认为,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经历和技术专长,“因为创业需要的是把握市场的能力和对企业的管理能力。”
昆明市高层建筑清洗公司能成为云南最大的清洗服务型公司,这是杨小彪在创业之初没有想到的。
1969年,刚满19岁的杨小彪下乡当知青,直到25岁才返城回昆明,他先后当过炉工、木工、电焊工、冷作工、机修工、炊事员、宣传干事、推销员。1986年,做电焊工的杨小彪发现昆明的住房非常紧张,很多房屋的窗户其实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如果能用钢条焊一个窗户小阳台的话,不但增加了房屋的储藏空间,还增加了房屋的安全性。”
这个小小的发现,激发了杨小彪创业的激情。他利用自己打工的积蓄,组建了昆明第一家阳台钢窗安装队,专门安装窗户钢窗。
“当时很多人都请我们去安装,我每天写合同写得手都发酸。”回忆起自己的创业过程,杨小彪很自豪,他认为,在创业过程中,他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因为从事过多个工种的工作,不但让自己学到了技术,也懂得了如何管理一支队伍,锻炼了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发现商机的有心人。
公司参与奥运场馆清洗
第一次创业的成功,杨小彪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在利润的驱使下,从事阳台钢窗安装的队伍不断增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在竞争面前,杨小彪开始考虑新的发展方向。有一天,他看电视时,无意中从新闻上看到深圳和上海出现了一种专门清洗高层建筑的队伍,这个发现,让他再次兴奋起来。
“随着城市的发展,昆明的高楼也会越来越多,我为什么不把这项业务做起来呢?”正是这个发现,昆明市高层建筑清洗公司诞生了。目前,这个公司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从最初的10余名员工,发展到了今天近200余名员工,在2008年时,该公司还代表云南到北京参与奥运场馆洗楼,成为全国惟一一家进京参与奥运场馆清洗的公司。
带动更多的人创业
记者在采访时,采访多次被电话打断,其中一个电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个曾在杨小彪的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学到清洗技术后,自己到外面创办了一家清洗公司,创业失败后,还想回到公司来继续打工。
“其实,从我这里走出去搞清洗创业的年轻人非常多,他们遇到问题时也常常回来问我,把我这里当成娘家一样。”杨小彪的话让记者备感诧异:“你的员工出去创办和你同样的公司,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种竞争吗?”
“这不是竞争,更多的是合作。他们创办成功了,我为他们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合作共同开发清洗行业。”
这点是值得杨小彪骄傲的,在他的员工中,有几位已经有了自己的清洗公司。“清洗行业市场很大,仅凭我一个公司是做不完的,我希望有更多的员工去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在这种管理理念下,公司员工的积极性高涨,都把公司当成家一样。
“杨总非常信任我们,也鼓励我们去创业,他不希望我们永远是一个打工的人。”一位杨小彪的员工告诉记者,他们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宿舍、厨房,公司也允许家属住在公司。“如果想创业,杨总是非常支持的,他还希望我们到外省去开分公司呢!”
创业容易守业难,在鼓励员工创业的同时,杨小彪决定把自己的业务向外扩张,为此,他还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清洗行业简单地看确实是把建筑上的脏东西洗干净就可以了。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的污染也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的清洗产品出来,而这也是市场竞争的一个法宝。”杨小彪总结出了一条经验,那就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先积累经验,然后再去创业,但是当你有能力带动更多的人创业时,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创业,而不是把员工的创业当成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