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认证面临清障
宣传推广仍是重中之重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7家合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向交易双方发放了250多万张电子认证证书。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7400亿元,同比增长50%;网上购物用户的数量达到2200万户,同比增长600万户。《电子签名法》的颁布,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果,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上网人数已经超过1亿,但目前发放的电子认证证书才有250多万张,说明电子商务的推行和电子认证的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绝大多数的用户对电子认证还没有形成概念。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对全国10个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的用户对网上银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客户之所以不使用网上银行,因为担心网络不安全的占69%,对网上银行不了解的占65%。大量用户仅使用用户密码来进行网上交易,客户中知道数字证书的约有1/3左右,而使用第三方数字证书的只有3%。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曹小青对中国电子报记者透露,去年发生了不少用户网上银行资金被盗案件,经过调查,被盗用户100%都没有使用数字认证,只是使用了用户密码来进行网上交易。照理来说,金融行业应该是对电子认证认知度最高的行业,但是即便是对电子认证有迫切需求的金融领域,也都还面临着电子认证服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在信息产业部公布的17家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企业中,金融领域获得许可的只有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而大多数银行是使用自己的认证机构来提供服务。信息产业部电子认证管理办公室的张昌利对记者说,用户如果使用未获得许可的机构提供的电子签名认证,是没有法律保证的,对于这一点用户知道的不多。
目前电子认证已经开始应用在网上税收、社区服务、招标采购、网上银行等方面,但是电子认证在各行各业中的能量目前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让更多的用户更多的人意识到电子认证的重要性,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推进。
认证服务需要整顿
《电子签名法》颁布实施到现在只有一年出头的时间,又由于它的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所以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的发展必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一些部门和单位机构在没有得到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就开始提供一些涉及到第三方的电子认证服务。这样不仅提供给用户的认证服务是没有法律保证的,而且会造成市场的混乱。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子认证服务业市场,信息产业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公室在今年4月开始启动治理清查工作。在最近举行的电子认证服务行业发展研讨会上,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陈伟宣布,信息产业部将开展《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管理办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目前已经组成了由三位部领导亲自带队,信息化推进司、政策法规司、驻部纪检组和监察局相关的领导及业务专家参加的检查工作组。检查的时间是4月至10月,依法设立的17家机构在自查、自检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接受由信息产业部领导带队进行的检查。对于检查小组发现的违法行为,将及时地按照法律程序、授权规定进行处理。10月份,信息产业部将向全国通报检查的结果。检查将有望进一步规范目前尚未完善的电子认证市场状况。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初期,必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记者在采访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主任柯志勇时,他提出了另外的担忧,他认为目前的电子认证机构大概分为隶属行业或地方等两大类,彼此之间的技术互联互通也将是未来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不过,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吴志刚透露了他们正在定制一些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信息产业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公室的张昌利认为,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才是合理的,就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样,用一把钥匙来开所有的锁既不现实,也不安全。
企业发展是硬道理
电子认证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一切都才刚刚开始,置身其中的企业,如何寻求自身的发展?已经获得电子认证许可的17家企业应该是行业中的代表性企业,因为在各个层面都具备一定的规模与水准才有可能获得经营许可。但是,记者采访了部分已经获得认证的企业,他们的赢利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好的发证数量几万张,也有发证几千张的。有的企业谈到营业数据时面露难色,一方面他们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发与设备采购投入,还不到收获的季节;另一方面这个市场才刚刚启动,用户需求还没有全面打开,做得更多的是铺垫和拓荒工作。所以有一些企业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在开展电子认证的同时也提供其他的服务以寻求平衡发展。
但是无论如何,这个市场的前景还是被很多企业看好。记者了解到,一家是拥有中国相关机构超大数据库资源的企业已经计划在今年进入这个市场。他们认为虽然这个市场才刚刚起步,但是,有一些特别优势的企业将能成为这个产业里大的获益者,而他们将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