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评级对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影响
通过引入内部评级结果,清晰地界定一个产品、一个客户或一项业务的成本或收益在什么情况下是可接受的,在哪些情况下又是不能接受的,有助于风险不同的客户在监管当局允许浮动的范围内给出不同的报价,提高竞争优势,建立有效平衡风险与回报的运行机制。
近年来,基于内部评级法的风险计量工具不断创新,并逐步付诸银行的具体实践,不仅大大丰富和量化了银行风险偏好和风险战略的内涵,而且通过风险政策支持风险偏好的传导和执行,以及充分补偿风险的定价机制,有效推动了银行风险收益平衡,促进了银行风险收益最大化的实现。因此,内部评级法对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新资本协议带来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变革
实施新资本协议是指导银行改善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2004年6月26日,新资本协议推出,立即得到全球银行业的积极响应,香港地区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我国2007年初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基本方向和时间表。实施新资本协议,从形式上讲是一种合规要求,但实质是风险管理的重大变革,是银行风险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跃。
新资本协议提供了多种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尤其是以内部评级法为代表的信用风险监管资本的计量技术,集中反映了定量计量信用风险的最新理论成果,使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第一次从定性分析的经验判断转变到了以风险计量技术支持的科学决策,对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带来了深远影响。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和《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验证指引》中规定,商业银行实施初级内部评级法,相关风险参数估计值应在核心应用范围发挥重要作用。所谓“核心应用”主要是指,债务人或债项的评级结果应是授信审批的重要依据,商业银行的授信政策应明确规定债务人或债项的评级结果是授信决策的主要条件之一;针对不同评级的债务人或债项采用不同监控手段和频率;根据债务人或债项的评级结果,设置单一债务人或资产组合限额;根据债务人和债项的评级以及行业、区域等组合层面评级结果,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信用风险主管部门应至少按季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其他相关部门或人员报告债务人和债项评级总体情况和变化;内部报告制度应明确规定风险报告的内容、频率和对象。
此外,监管部门还要求银行在核心应用基础上,拓展内部评级计量参数应用范围,在高级应用范围有所体现。高级应用范围包括内部评级结果和风险参数估计值,作为商业银行构建经济资本计量模型的重要基础和输入参数的重要来源;确定风险偏好和制定风险战略的决策基础;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重要依据;贷款及投资定价的重要基础;计算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的重要依据。商业银行应将内部评级的结果明确纳入绩效考核政策,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参数量化模型的开发和运用应有助于银行加强相关信息系统建设、配置充分的风险管理资源以及审慎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
内部模型法使银行全面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银行的经营过程必须在确定的风险偏好指导下进行,这个过程既是风险管理的过程,也是风险收益创造的过程。
从战略角度看,实施新资本协议有助于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能够促使银行围绕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来平衡风险和收益,尤其是风险计量技术的提高,实现了对风险偏好的定量表达,为风险偏好的制定提供了具体而准确的依据。从经营角度看,由于实施新资本协议带来的风险计量技术的提升,将有力推动银行通过产品创新、流程改进、客户选择优化、产品定价精细化、绩效评价调整等方式,实现风险与回报的最佳平衡,进而形成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实施内部评级法与促进信用风险管理之间有如下的内在关系:
一是通过风险评级,增强了区分客户的能力,优化客户选择,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新资本协议中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提高客户的风险评价能力。违约程度是衡量借款人风险大小的关键指标,在内部评级法中,商业银行必须准确计算客户一年期的违约概率。根据违约概率的大小,进行客户细分,进而确定相应的授信政策和审批标准。对优质客户,可以简化审批流程和环节,加大营销力度,提高服务效率;而对高风险客户,则可以实施有效控制。
二是通过收益覆盖风险,有效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基于风险计量模型所输出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资本占用等关键风险指标,确定了贷款利率底线和贷款浮动区间的核心变量。根据客户等级和交易结构,可以进行贷款的合理定价,从而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三是通过基于风险收益的绩效评估,可以进一步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配置资源。
四是在单项交易基础上,对整体资产组合风险进行科学计量,推动组合结构优化,提高风险资产质量。
在上述环节中,风险偏好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风险偏好以一系列风险政策为载体,阐明了银行风险战略,并通过科学定价来实现对风险的补偿,从而保证了风险收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