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事故指标的数字模型

  1、事故频率指标

  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频率或次数是参加生产的人数、经历的时间和作业条件的函数,即:

  A=f(a、N、T)

  式中:A-发生事故的次数;N-工作人数;T-经历的时间间隔;a-生产作业条件。

  当人数和时间一定时,则事故发生次数仅取决生产作业条件。一般有下式成立:a=A/(N×T)通常用上式作为表征生产作业安全状况的指标,称为事故频率。在事故分类国家标准(GB6441-86)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地方的事故控制指标管理中,定义了万人死亡率、万人负伤率、伤害频率三种计算事故频率的指标。

  为了反映事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事故频率指标还有:

  亿元GDP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年、季、月)内,平均创造一亿元GDP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亿元GDP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年、季、月)内,平均创造一亿元GDP因工伤事故造成的伤害(轻伤、重伤)人数。

  千人经济损失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的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

  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一定时期内平均创造百万元产值伴随的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2、事故严重率指标

  伤亡事故严重率是描述工伤事故中人身遭受伤亡严重程度的指标。在伤亡事故统计中因受伤害而丧事劳动能力的情况来衡量伤害的严重程度。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按因伤不能工作而损失劳动日数计算。在国家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规定,按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及按产品产量计算死亡率等指标计算事故严重率。具体指标如下:

  由于生产行业的不同,事故严重度的评价,常用产品产量事故率、死亡率等。即采用在一定数量的实物生产中发生的死亡事故人数计算出平均死亡率,一般计算数学模型是:年事故死亡人数/年生产的实物量。如煤炭行业的百万吨煤死亡率,冶金行业的百万吨钢死亡率,道路交通领域的万(辆)车死亡率,民航交通的百万次起落事故率、万时事故率(征侯率)等,铁路交通领域的百万车次事故率、万时事故率等。

  3、国外重要的事故统计指标

  千人负伤率是许多国家常用的事故频率统计指标,如前苏联、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加拿大、英国、法国、墨西哥、埃及、印度、约旦、奥地利、肯尼亚、利比亚、赞比亚、巴拿马、南朝鲜以及斯里兰卡、危地马拉、巴基斯坦、捷克、芬兰、匈牙利、新西兰、叙利亚、坦桑尼亚、摩洛哥、挪威等许多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西德、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按300个工作日为一个工人数计算。

  除了用“人∕人模式”作为事故的最基本统计指标外,一些国家还常用如下指标:

  百万工时伤害频率(失时工伤率,lost time injury frequency rate):表示某时期(年、季、月)内,平均每百万工时内,因工伤事故造成的伤害导致的损失工时数,百万工时伤害率=工伤伤损失工日(时)数/实际总工日(时)×106;实际总工时=统计时期内平均职工人数×该时期内实际工作天数×8。

  FAFR(亿时死亡率,Fatality Accident frequency rate):指每年108工时(一亿工时)发生的事故死亡人数。它相当于每人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年4000人中有一人死亡。

  亿客公里死亡率:反映各类交通工具(道路、铁路、航运、民航)单位人员交通效率的事故死亡代价,=死亡人数/客公里数×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