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顾问辅导:战略管理起源与演变
经典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以安德鲁斯和安索夫为代表人物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的。它分析了企业组织的优势、劣势和环境给企业所提供的机会、威胁(即SW0T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如何制定战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整套基本的思路和程序,特别是SWOT分析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组织内外部关系对战略形成的重要性。
此理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掀起了多元化的发展的高潮,但经典的战略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其重点是分析和推理,隐含的前提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对未来环境进行可靠的预测,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这一前提与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特点相适应。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只运用该理论己很难随环境变化及时地做出战略决策。其次,经典的战略理论只是方向性和框架性的,SWOT法也没有给出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具体方法,因此显得有些空洞、抽象,可操作性不强。
以定位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在整个0世纪80年代,波特的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以定位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分析方法,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他认为,特定产业的竞争性质由五种力量决定:现有的竞争者,潜在的竞争者,替代产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的议价力量。这五种力量的综合作用随产业的不同而不同,随产业的变化而变化,结果就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因此,如何通过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确定合适的定位就成了企业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波特提出了企业在特定产业中的竞争通用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这是企业所获得的竞争优势的三个基点。
波特的战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在产业分析中,波特忽略了企业内部条件的差异,认为竞争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高利润产业的正确选择,因此往往诱导企业进入自身并不熟悉的领域或采取无关多元化战略。而事实上,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异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异小。其次,波特的价值链分析虽然提供了寻找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但并没有指出如何根据重要性原则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战略管理理论
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企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以恰当定位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在这种严重的挑战面前,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子大新趋势:一是竞争优势的理论重点开始由以定位为基础转向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并出现了核心能力理论:二是强调战略形成巾的学习观、认为惟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其形成的方法是建立学习型组织:三是采用全新的视角。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战略理论都比较偏重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但进入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的日益动态化,创新和创造未来日益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超越竞争成为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核心能力理论990年,普扣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994年两人又合著《竞争大未来》,正式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构成了0世纪90年代西方最热门的企业战略理论。他们认为,一个公司可以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利润,原因在于它能够比竞争者更好地掌握和利用某些核心能力:因此,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寻找最有价值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能力。难以模仿复制或超越,并具有持久性,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源泉。在核心能力理论的指引下,战略联盟、供应链管理等战略方法被普遍认同和采用:这些方法是在运用波特价值链分析并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到核心竞争优势即核心能力,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核心能力以保证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久发展。
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990年的著作《五项修炼》从组织的角度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了阐释。作者认为,战略管理的最终日的是动态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组织学习就是适应环境变化的有效方法。对于企业的成败兴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在已经到来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学习变得特别重要:作者也具体提出了成为学习型组织所必须具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其中。系统思考贯穿于其他四项修炼的全过程,它整合其他四项修炼而成一体。对组织来讲,单独进行某项修炼并不难,但这并没有多少意义,必须把这五项修炼结合在一起进行,才有可能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有关超越竞争的战略管理理论有关超越竞争的战略管理理论较多,以莫尔996年提出的企业生态系统合作演化理论为例。该理论认为,在当今产业界限日益融合的情况下,企业不应把自己看做是单个的企业,而应把白己当做一个企业生态系统的成员,这个经济系统的成员包括供应商、生产者、竞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战略的制定与传统战略有很大不同:战略制定的基本单位不再是企业或产业,而是合作演化的生态系统;企业业绩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好坏和行业平均利润的函数,而且还是企业在生态系统中联盟和网络关系管理好坏的函数;个别企业的成长不再是考虑的重点,整个经济网络的发展和公司在其中的地位成为考虑的重点;合作不再局限于直接的供应商和顾客,而是扩展到所有可以被纳入整个生态系统范围内的企业;竞争不再被看做主要在公司与公司之间进行,而是主要在企业生态系统之间以及在系统内取得领导和中心地位上进行竞争。该理论的一个贡献是超越了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战略管理理论偏重竞争而忽视合作的缺陷,给出了在产业融合环境下理解企业经营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及企业如何在其中发展并取得领导地位的战略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