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太婆想开品牌布鞋店
有志不在年高,创业也不在年高。汉口民族路上的潘某梅太婆,51岁才开始开店创业,虽然只是一片小鞋摊,却成为武汉个体经营时间最长的一批开店创业者。
一平米鞋摊,守了23年
“您家看么鞋子,那双是22码的,适合5岁的小伢!10块钱,少买包烟就能买两双……”民族路116号一幢三层居民楼一楼楼道口,潘太婆的“门面”不到一米宽。几把靠墙放的凳子上支着一块纸板,上面摆着30多双男女老幼穿的各色老式布鞋,每双价格10~20元不等,还可以还价。每天清早,潘太婆就在这里支起一张躺椅,眯着眼睛看着来往的人,寻找适合自己的顾客。别看她已经74岁,但口齿清晰说话很快,还非常善于说服顾客。一小时内有10多人上门询问,但因尺码不合适或者款式老套,均未成交。但潘太婆显得很有耐心。她说,生意好的时候比如秋天,一天可卖四五十双。旺季时她两三天就到一家加工厂进货,一次进100多双。初步估算,她的全部“资产”也仅千元左右。
潘太婆是东西湖区人,十几岁嫁到汉口,在一家国营单位干了一辈子。50岁退休时,儿子媳妇在外打工,收入不高,加上老两口不高的退休金,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50岁退休后,潘太婆就在这里支了个小摊子卖鞋。虽然经营面积只一平方米,她却坚守了23年,如果以武汉创业者平均创业年龄2.5年算,她的创业时间几乎是这个数字的10倍。
打价格战,搞差异化
潘太婆回忆,20多年前,这条街上的门面很少,只有少数几家卖皮革、小五金、副食的店铺,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摊贩,卖日用百货。她的鞋摊,正好能满足街坊邻居买鞋子的需要,生意很好做。
不久,就开始有人跟风卖鞋子,她的生意被抢去不少。她只好和竞争者开打价格战、特色战,不过时间长了“仍不是办法”。进入90年代后,人们穿鞋越来越讲究时髦,潘太婆舍弃了所有其他款式,只卖布鞋。
她说,有些买了布鞋的老人,鞋子穿破了,还会再来买。有些已搬到汉阳、武昌地区的,也会回来找她买鞋,还拉拉家常。“老年人是最忠实的顾客,生意是少了很多,但收入很稳定”。于是她只卖适合老人穿的布鞋,进货也比较简单,一个电话厂家就可送货上门。
潘太婆也许不知道,这些在她看来很自然的经营转变,帮助她度过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个体户关门潮,和90年代末的经济萧条。那些日子里,很多规模比她大得多、实力强得多的经营者,都纷纷关门。
想租门面做品牌鞋店
本月28日是潘老太74岁生日,民族街工商所送给她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23年来的第一份营业执照。“一直没办营业执照,是怕缴不起税费。”潘太婆说,人过了70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从来不敢停止买卖。
她掰起指头算账:孙子上初中,一天零花钱10元,上学一年要几千元,一家5口人一个月的生活费2000多元。而收入来源,除了儿子的低保、打工收入,就靠她和老伴的退休金,但还有1000元左右的缺口,如果没有摆摊的千元收入,一家人的日子就很难维持。
领了执照后,23年偏安一隅的潘太婆开始“野心膨胀”:“如果有1~3万元资金,就能租间门面,注册一个商标,将布鞋好好包装一下,先从老客户开始,做平价品牌布鞋。时机成熟后还可以自己加工,请人来开发专利产品。”
民族街工商所副所长程某兰计划,动员辖区内的资源,为潘太婆寻求合作者和市场渠道,个体私营协会和大兴路鞋市多家商户已经表示对潘太婆的想法感兴趣。“也许我等不到那一天了,希望儿子媳妇能继续我未完成的事业。”潘太婆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