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醒:春节购物擦亮眼,避免假货忽悠你
案例警示:网售芦荟胶1.65元一支卖38元
驻马店市驿城区女孩儿赵莹(化名)听说完美芦荟胶具有止痒、抗过敏、祛除疤痕等作用,先后两次网购了10多支,使用后却发现毫无效果,于是向有关方面投诉。公安机关经过缜密侦查,在许昌市长青街某小区发现一安徽籍男子通过设立虚假的完美芦荟胶官网,销售假冒产品。到案发时,他的销售金额已超过70万元。
2014年7月,一次意外事故使赵莹的面部受伤。虽然伤情不重,但对爱美的她来说,使伤口尽快愈合又不留疤痕成了一件大事。通过向朋友咨询,她听说广东出产的完美芦荟胶具有消炎、止痒、抗过敏、祛除疤痕等作用,就四处求购,可在当地一直没有买到。2014年8月7日晚,她通过百度搜索“完美芦荟胶”,发现页面第一条就是“完美芦荟胶官方店”。她打开该链接,发现上面不仅有该产品的详细介绍,还有“客服”QQ号和400电话。赵莹选购好产品后,通过“客服”QQ号与店主取得联系。双方谈妥价格后,店主答应将7支“完美芦荟胶”通过快递尽快发给她。
几天后,赵莹收到快递公司送来的7支“完美芦荟胶”。付款后,她立即打开试用,也没在注意发货地竟是许昌。7支“完美芦荟胶”用完后,她觉得并没有什么效果。2014年11月,赵莹又到上述网站购买了7支“完美芦荟胶”,前后一共花了285元,仍然没有效果,赵莹怀疑自己上当受骗。在朋友的帮助下,她通过相关渠道向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进行了投诉。
接到多名消费者的投诉,2014年10月10日,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向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石岐区分局报案。许昌市公安局北大分局民警很快在许昌市市区长青街某居民小区,将和女友一起租住在此的朱某抓获,并在其住处搜查出“完美芦荟胶”一盒(6支)、联想笔记本电脑两台、电脑主机两台、手机一部及快递货运单一箱。
根据朱某的交代,民警随后在塔东路某居民小区一地下室搜出未销售的芦荟胶168盒、已包装好待发的芦荟胶包裹34件。
面对民警,朱某最终承认,他没有得到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的授权许可就于2013年年底开始在互联网上销售该公司的商品。朱某承认,他销售的假完美芦荟胶是以每支1.65元的价格从阿里巴巴网站上一店铺进的。在网上向客户销售时,他规定单支零售价为38元,买一支加运费需要48元,买两支70元包邮,买4支95元包邮,总之买得越多价格越低。
后经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朱某销售的芦荟胶为不合格产品。到案发时,朱某已先后数万次向全国各地的客户销售,经司法机关认定,这些产品价值共计71.65977万元。
因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去年12月14日,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零6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
律师说法:违法所得超3万元要负刑责
河南润鸿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姜鸿表示,网购是由传统交易方式发展而来的新型交易方式,不论是网店还是实体店,商家都应该诚信、合法经营。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就达到了我国刑法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构罪标准,属于犯罪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非法经营数额在2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则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
此外,他表示,即使销售的金额较小,尚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在网络上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商标所有人也可以依据我国民事法律规定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售假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维权支招:如何避免网购商品遭遇侵权
网上买到假货,起诉谁更方便?许昌市中级法院李姓法官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遭遇假货,既可以向销售者索赔,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索赔,还可以要求两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践中,为维权方便,消费者一般选择起诉网络交易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销售平台做被告是有条件的,在以下三种情形下消费者可起诉网络交易平台:一是网络交易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二是虽能提供信息,但网络交易平台对消费者作出更有利的承诺;三是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利用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且未采取必要措施,则消费者可要求二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除上述三种情形之外,消费者只能要求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
民事诉讼法有“原告就被告”原则,即如果买到假货,消费者要在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然而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网购产品遇到假货,消费者一般可以在住所地法院起诉。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不出家门”就让违法者遭到制裁。
在网络购物中,格式条款比较常见。比如“一经售出,非质量问题不得退换”、“一经拍得,不退不换”等。此类格式条款,一般应为无效,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7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上述条款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消费者下单购买商品,并已支付货款,商家却称未对消费者订单进行确认,合同尚未成立,消费者无权要求发货。遇到这种情况,法院要根据个案详情综合判定。比如,消费者在下单时,商家提供的选项里对产品的型号、颜色、大小、数量、性能等细节均有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下单请求和支付货款的行为经过系统确认有效,则合同确立,卖家需履行提供商品义务。
网购中,商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总的判断原则是,若商家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买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若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则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退款和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赔偿。
消费提醒:安全消费欢度佳节
新春佳节将至,节日消费迎来高峰,2月1日,河南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积极消费、安全、理性、健康消费。共度传统佳节,乐享幸福生活。
合理消费、理性对待商场促销。临近春节,各个商场促销活动五花八门,令消费者眼花缭乱。在商场消费时避免陷入“买一送一”、“打折返劵”、“换季清仓”等让利活动陷阱。陷阱一:有些商家为了套牢消费者,抓住消费者认为能获利的心理,让消费者购买大件商品时实际送一些不值钱甚至是残次的商品。陷阱二:“买满一百送五十”,商家给的实际上是购物券。当消费者再用购物券购买商品时,商家却对所购商品范围加以限制,消费者又不得不继续在该商场循环购物,无形中陷入商家设定的循环消费“陷阱”。陷阱三:有的商家把商品原价提高了几倍,再用打折、返券的方式销售。建议消费者理性参与各种促销活动,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消费,莫因贪小便宜盲目购物。
莫让“团圆饭”成为“烦心饭”。过节期间,许多家庭选择去饭店吃团圆饭。消费者选择饭店时要进行多家对比,预定时搞清楚收费标准,对能否自带酒水、有无最低消费、有无额外收费项目等问题进行确定。同时,就餐时要注意实际饭菜与事先约定是否相符,餐后要仔细查看账单是否按实际情况结算,留心账单是否增加了莫名其妙的收费项目。注意保留预订单据、消费清单、发票等相关凭据。
提高安全意识、享受快乐出行。春节期间许多消费者利用假期时间与家人一起外出游行。跟团游的消费者要选择信誉好、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旅行社,签订合同前确保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的真实情况再签字。自驾游、自助游的消费者及时关注天气变化、路况信息、景区状况等信息,注意出行时期“吃住行”的安全。如果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纠纷,切记理性维权,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及时与旅行社沟通、协商,也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有关管理部门投诉。
春节返乡、平安第一。每逢新春佳节,在外工作的人们开始陆陆续续返回家乡。乘坐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消费者务必要在正规的售票点、官方网站、车站窗口购买。尽量不要买“黄牛”倒的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近几年,“拼车”回家逐渐成为新的选择方式,消费者需要了解,“拼车”人员基本情况、车辆安全情况等相关信息,避免夜间出行、避免途经人烟稀少的路段、避免疲劳驾驶、禁止酒后驾驶,确保平平安安到家,与家人共享节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