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暴力
导读:网络全民化的今天,提倡网络文明,抵制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了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浮躁的网络世界无处不充斥着网络暴力,给网民带来了诸多不便与伤害。是否应该严格整顿网络环境,网络暴力是否应该立法加以规范呢?
一、网络暴力事件
前不久,韩国某偶像团体的成员权某龙的一名粉丝潘某梦在微博上发表了些侮辱某位足球明星的话,随即遭到两位足球明星粉丝的反击,后来两者冲突升级,球迷粉丝们更是自发组织对权某龙的百度贴吧进行了所谓的“爆吧”行为,致使权某龙百度贴吧一度瘫痪。
关于这类网络暴力不乏先例。10年同样是某韩国团体的贴吧被网民“爆吧”,致使粉丝贴吧瘫痪了几天;2006年某女子的“网络虐猫事件”被人肉出来,给该名女子造成了精神上和工作上的严重伤害。
二、网络暴力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关于网络暴力,是这样定义的。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各种侵权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一)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二)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三)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与整治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和真实世界并行、交融的现实世界;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很容易使有些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行演化为“网络暴力”,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他们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和心理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专家们认为,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防治。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惩治的力度,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