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治理的重点
我们所讨论的虚拟社会控制的对象,就是网络世界中的种种乱象。一般来说,网络世界愈发成熟,其“双刃剑”的性质也愈显突出。由于缺乏充分合理的监管,近年来负面问题不断,比较突出的是网络暴力、网络隐私侵害、网络侵权和道德失范。虚拟社会管理的对象虽说有大小轻重之别,但治理的重点就在上述4个问题。
(一)网络暴力
所谓网络暴力,分为网络言语暴力和行动暴力。言语暴力表现为在网络散布的各种污蔑、诽谤和谣言。而行动暴力则是从虚拟到现实社会的升级,往往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网络暴力的横行,表面上是由于现在言论环境的相对宽松,导致网民在发表言论时缺乏语言的节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人们在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压力下,通过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而形成的网络狂欢。网络暴力的辐射面广,负面影响巨大,严重损害虚拟空间的社会秩序,也威胁到现实社会的和谐安全。网络暴力形成的土壤一部分是网络固有的特性,另一部分是社会心理的弱点。集体无意识促使了网络暴力的产生,而从众心理催化了暴力行为的扩散。网民喜欢用道德的准绳约束他人,并且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驱使,盲目加入对他人的暴力批判中。面对不同派别不同立场的言论,网民在激烈讨论中经常缺乏理性思考、客观分析,在论战中会从就事论事发展为纯粹的相互攻击。
(二)网络隐私侵害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虚拟社会的延伸。所谓网络隐私权,指“公众在网络上所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④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方式的多样化,泄露用户信息的几率较以往大大提高。大量网站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送cookies搜集用户信息,记录用户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甚至转卖。
网络的开放性为数据的传播和搜集提供了便利,让个人或组织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个人信息,为个人隐私保护提出了难题。网络的匿名性,也使很多人肆无忌惮地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利,而在现实中这些人虽然想侵犯他人隐私但却难于实施。由于缺乏法律保护和行业规范,很多网站对用户注册时提供的信息没有妥善保护,一旦出现因技术或人为原因造成个人数据使用和保管出现纰漏,就会导致隐私权的侵害。
(三)网络侵权
自由地传播和分享信息是网络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网络旨在推崇知识共享,以尽可能少的保留版权利益来促进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知识产权的保护。网络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分享功能,但是无节制的复制却损害了版权所有人的利益。一些个人和组织滥用网络赋予的开放和分享的权利,肆意侵害知识创造者的利益。数字版权管理技术(DRM)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盗版技术的更新速度,因此破解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并非难事。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为复制信息提供了最大的便捷,只要轻点鼠标就能瞬间完成复制过程。数字信息经过无限次复制,内容品质也不会下降。许多组织和个人在转引的时候只关注内容的转载,却有意无意忽略了注明原文的出处,大量版权内容被非法复制或抄袭。智力资源是互联网产业的基石,也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无视知识产权损害了产权所有人的利益,侵害了知识生产的动力,无疑是虚拟社会中的毒瘤。而遗憾的是,网络世界中的知识产权比传统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困难,无论从技术和操作层面都存在着难度。
(四)道德失范
网络社会打破了传统社会观念,但新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尚待建立。网络使每个人都成为传播者和信息传递的节点,无形中消解了传统社会的传播中心,达到了去中心化的效果。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了草根的崛起,而草根精神的核心内涵是“打倒权威,破坏传统”。草根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社会权力运作中的沉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但问题在于,破坏传统后却少有建树,导致网络社会成为一个无序的世界,既没有道德的约束,也缺乏法律的制裁,以致当前网络社会可谓是乱象丛生。网络催生的多元价值观念,无疑加剧了管理的难度。传统社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有一整套固化的价值体系难以改变。社会中的小众观点和理念,难以在公开场合觅得一席之地。而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力为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碰撞提供了平台。各式各样的亚文化就是这一平台的产物。网络社会中的活跃群体为年轻人,他们更容易接受多元价值观念。一些年轻人为追求标新立异,故意挑战传统价值观,以出位的言行吸引人们的眼球,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更有甚者,为获取经济利益,博取社会影响,肆意破坏社会的公序良俗和传统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