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农业恢复发展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农业恢复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七月七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农业恢复发展的意见
省农业厅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我省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9亿元。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实现大灾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的目标,现就灾后农业恢复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农业恢复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稳粮、优果、兴牧”的发展思路,坚持灾后恢复重建与农业长远发展相结合、灾区农业发展与非灾区农业发展相结合、调整农业结构与培育主导产业相结合,整合扶持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二)主要任务。以提高单产为重点,稳定发展粮油生产;以扩大规模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产业;以优质高效为重点,增强果业综合竞争力;以发展蔬菜产业为重点,不断壮大区域特色产业。突出抓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膜等农资的调运,扩大秋粮生产,确保灾区粮食自给;指导灾区调整结构,增加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恢复商品畜禽生产能力,确保畜产品稳定供应。力争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220亿斤以上;水果总产达到1000万吨以上;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60万吨、54万吨和190万吨;农产品出口创汇7亿美元以上。
(三)基本原则。
1、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把农业生产恢复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按照统筹全省、重点恢复发展灾区的思路,着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体系的恢复重建,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2、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在认真调查核实灾情、科学评估受灾损失的基础上,以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科学制订农业恢复发展规划,加快培育区域性特色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
3、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受灾地区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制订实施方案,分步组织实施。坚持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共同建设的要求,在中、省的大力支持下,依靠灾区干部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如期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4、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农业发展资金,加大对重灾区和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实行国家支持、对口援助与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互帮互助相结合,形成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的强大合力。
二、加快恢复损毁设施,强化农业发展基础
(四)抓紧修复损毁的基本农田。坚持统筹安排、团结协作,积极组织机械跨区作业,抓紧修复因灾损毁的基本农田,尽快完善基本农田设施,力争两年内全面完成损毁农田的恢复重建任务。
(五)加快恢复受损的农业设施。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快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畜禽圈舍、设施大棚、户用沼气池、蚕室等生产设施。经鉴定不能安全使用的生产设施,应及时予以拆除,严防发生不安全事故。对震损的科技推广设备、良种繁育设施、检验检测设备、动物防疫设备和市场信息设备,组织专业人员尽快修复后投入使用。
三、突出发展重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六)稳定粮食生产。牢固树立夏粮不足秋粮补、灾区损失非灾区补的观念,千方百计扩大秋粮播种面积,力争夏播粮食面积达到3100万亩、秋播粮食面积达到1800万亩,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打好明年粮食丰收的基础。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加快关中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陕南优质稻谷生产基地建设步伐。以32个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搞好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大力推广节本增效、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等先进实用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单产水平,促进总产稳定增长。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七)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年内在全省扶持建设4个区域性原种猪场,在陕南和渭北果区生猪大县扶持建设14个存栏1000头以上的种猪扩繁场和28个存栏基础母猪600头以上的商品代种猪场,切实提高供种能力。积极推广本香、正大养殖模式和“果、沼、畜”结合等科学养殖方式,大力扶持生猪示范村、养殖大户,加快发展规模养殖。加快建设千头奶牛示范场和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提高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坚持点上保种、面上改良,实施秦川牛母牛补贴,加快建立秦川牛保种核心群,开展秦川牛品种选育提高和大面积杂交改良。扶持秦川牛育肥场和养殖大户,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模式,促进我省肉牛产业提档升级。
(八)提升果业生产水平。按照扩大优生区、稳定适宜区、限制非适宜区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果业区域布局。在渭北旱塬北部,重点发展中晚熟优质鲜食苹果,扩大绿色果品基地面积;在渭北旱塬南部,重点发展加工专用苹果和早熟鲜食苹果,加快建设加工专用苹果生产基地。加强果园管理,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扶持大型果品加工企业,提升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今年建设100个生态果园示范村,力争出口认证果园面积达到50万亩。
(九)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按照区域协调、分类指导、重点建设的思路,在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加快建设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和功能型蔬菜市场体系,在陕北、渭北地区重点发展温室大棚蔬菜,在关中、陕南地区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蔬菜产业发展格局。年内在关中、汉中盆地和陕北能源化工开发区建设3个特色蔬菜基地。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十)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各地要按照全省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和产业优势,示范先行,板块推进,尽快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发展陕北名优小杂粮、黄河沿岸红枣,关中、渭北优质梨、石榴、花椒、时令瓜果以及秦岭北麓优质猕猴桃,陕南秦巴山区“双低”油菜、蚕桑、茶叶、中药材、柑桔、食用菌等,做大做强区域性特色产业。
四、推进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产业水平
(十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中、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贷款贴息政策,帮助受灾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鼓励龙头企业通过重组、兼并、控股等形式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团,开发名牌产品,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以农户为基础,以基地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农户双赢目标。
(十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层次,扩大服务群体。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实施国家项目。加强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争取年内建成100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业恢复发展
(十三)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信贷支持、市场运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灾后重建资金,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尽快恢复发展。
(十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财政在今年新增财力中,尽量增加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陕南突破发展等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业重点项目、主导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五)强化政策支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中、省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扩大参保范围,提高理赔标准,增强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六、加强组织领导,为农业恢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业恢复发展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综、扶贫、供销、科技、工商、质监等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从项目、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加大对农业恢复的支持力度,促进全省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十七)强化技术指导。农业部门和技术推广机构、科研教学单位要发挥技术优势,整合技术力量,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分门别类制订农业生产恢复的技术方案,组织技术力量深入一线,加强对农业生产恢复、损毁设施修复、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人畜共患传染病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的技术指导,确保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