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报关实务:对技术进出口的管理

  一、我国对技术引进的管理为维护我方利益,根据我国实践经验并参考一些国家的立法,我国规定,引进合同中不得含有下列不合理的限制性条款:

  (l)要求受方接受同技术引进无关的附带条件,包括购买不需要的技术、技术服务、原材料、设备或产品;

  (2)限制受方自由选择从不同来源购买原材料、零部件或设备;

  (3)限制受方发展和改进所引进的技术;

  (4)限制受方从其他来源获得类似技术或与供方竞争的同类技术;

  (5)双方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不对等;

  (6)限制受方利用引进的技术生产产品的数量、品种或销售价格;

  (7)不合理地限制受方的销售渠道或出口市场;

  (8)禁止受方在合同期满后,继续使用引进的技术;

  (9)要求受方为不使用的或失效的专利支付报酬或承担义务。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合同的引进方应自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0天内,向审批机关报批。审批机关应在收到报批申请书之日起的60天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审批机关逾期未予答复的,视为合同获得批准。经批准的合同自批准之日起生效,并由审批机关发给技术引进合同批准证书》。

  在技术引进合同的履约过程中涉及到税收和用汇问题,分别统一由国家税务局(涉及到关税的由海关总署)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解决和管理”

  二、我国对技术出口的管理

  我国以贸易渠道出口技术是从80年代开始的。1986年国家制定了我国技术出口的方针、原则和管理制度。我国技术出口应遵循六项原则:

  (l)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

  (2)符合我国外交、外贸和科技政策并参照国际惯例;

  (3)遵守我国对外签订的协议和所承担的义务;

  (4)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5)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经济技术合作;

  (6)保护我国经济技术权益和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为贯彻上述原则,我国把技术项目分为禁止出口、控制出口(重大技术)和允许出口(一般技术)三大类,并对技术出口项目和技术出口合同实行双重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