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贸易不平衡“中国造”是认知错误

  就在30年前,各国利用自己国产的原材料生产商品。计量国际贸易很容易。2011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产品制造业受全球供应链驱动,大多数进口商品都应当被贴上“全球制造”的标签,而不是“中国制造”,或某国制造。贸易不平衡引起主要经济体间的摩擦,在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这个时代,我们使用的贸易计量方法会严重加剧地缘政治紧张气氛。

  目前是以总值来衡量国际贸易的。进口商品的总的市场价值归于一个出口国。这种计算方法在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活着的时候很有效:200年前,葡萄牙向英国出口“葡萄牙制造”的葡萄酒,进口“英国制造”的纺织品。但是今天,原产国的概念已陈旧过时。我们所谓的“中国制造”的商品的确是在中国组装的,但其市场价值还来自组装前的很多国家,把贸易说成是“他们的”和“我们的”已不再有意义。

  这并不表明,如果我们改变贸易的计量方法,所有的国际贸易纠纷一夜间就全部消失。但如果讨论像贸易不平衡这样的重要问题,我们应当依据反映现实情况的数字。歪曲了的贸易情况可能会引起双边关系紧张,在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业已上涨的情况下,会激起反贸易情绪。一些经济学家早已摒弃了贸易是“零和”游戏的观点,但日常的政治世界和市场似乎仍对重商主义者的陈旧信仰发生作用。危机自然加剧了这种感觉,即便在全球制造业淡化了区分“我们”和“他们”的重要性的时候。

  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可以清楚说明这一点。这种手机在中国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及世界其它地方。然而,手机的零部件来自很多国家。据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使用传统的原产国的概念,这种手机造成了19亿美元的美国对华贸易赤字。但是,如果以附加值衡量中国对美国的iPhone出口,那其出口额仅为7350万美元。

  不单单iPhone手机是这样。越来越多的汽车、飞机、电器——甚至服装——的生产都涉及很多国家。现在,任何汽车或商用1s机都不可能是由一国使用自己国产的原材料制成。商业界领袖也知道,在供应链具全球性特点的这个时代,新的贸易摩擦尤其具有破坏性。在交付原材料的过程中,进口关税、繁文缛节及其它耽搁都意味着成本增加。我们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使贸易摩擦更有可能发生。

  把商品的市场价值归于最后一个生产国,会扭曲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真实经济因素。这会影响政治辩论,导致认知错误。以中美贸易逆差为例,依据国内真实统计数字的一系列估计可能会把中美总的贸易逆差——2010年11月为2520亿美元——减少一半,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