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多边贸易机制作用正被削弱

  中国复关(入世)谈判代表团首任团长沈觉人在出席9月16日举行的纪念中国入世十周年研讨会时指出,多边贸易机制虽然已经广被各国认可和执行,但其作用和影响力正面临被削弱的危机。

  包括沈觉人在内的多位与会专家认为,WTO多边贸易机制的式微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WTO规则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且旨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多哈回合谈判近两年将无望完成;另一方面,双边贸易机制和区域贸易的蓬勃发展也正对多边贸易机制造成冲击。

  WTO规则是“富国游戏”

  中国法学会WTO法研究会会长、原国务院法制局局长孙琬钟指出,目前WTO的所有规则都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制定的,其中不乏不公平规定。他称,“任何规则都是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制定的,而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经济体的变化,WTO的规则也必须进行完善。作为WTO成员,中国有责任遵守法律,也有责任来完善这个规则,这将有益于多边经济体的发展。”

  沈觉人认为,WTO规则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规则的改变需要进行谈判。“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说今天谈了明天就能够改变”。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薛荣久认为,尽管国内非议很多,但世贸规则本身具有先进性、包容性、妥协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中国作为入世后进者,在改善规则之前要首先遵守规则。

  有分析指出,WTO规则的制定只以发达国家为模型,在这些国家已经实行的国内贸易规则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并要求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政府向这些规则看齐,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处于明显劣势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披上“合理的外衣”,使WTO倡导的全球贸易自由化名存实亡。

  多哈谈判两年内无望完成

  最显著的例子是多哈回合谈判的举步维艰。中国复关/入世谈判代表团第三任团长谷永江指出,发达经济体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得太小气”。“发达经济体在多哈会议谈判过程中不够大度,我希望他们学一学中国政府在入世当中做承诺的那种气魄,而且这些承诺我们之后也都做到了。”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也表示,发达国家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是会遇到很多新困难,但“他们一二百年来得到了诸多利益,在这个时候应该大方一点,拿出点气魄来”。

  多哈谈判破裂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与印度、中国等国在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及市场开放方面的分歧――印中等国强烈要求美国减少农业补贴,并要求允许他们在糖、棉花与大米等部分产品进口飙升的情况下设置特殊关税。然而,美国拒绝对此让步,并进一步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目前,发展中国家出口农产品根本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这些发达国家每年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额为3600亿美元,意味着每天补贴10亿美元,导致其农产品出口价格很低。”沈觉人说。

  根据沈觉人的判断,农业补贴与保护性关税问题很难谈拢,今明两年之内不会有达成妥协。“所有谈判不是完全的经济问题,而要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政治意愿。比如在美国、法国大选临近,欧美经济问题严重等情况之下,发达国家是不太可能把精力放在多哈回合谈判上的。”

  战略型民间智库公司安邦认为,WTO越来越不像是自由贸易的强大“推进器”,而越来越像多边贸易体制下的争端解决机构。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则反映出世贸组织的日渐边缘化,其贸易争端仲裁的价值日益受到质疑。

  双边贸易冲击多边机制

  此外,双边贸易机制(如双边自由贸易区协定)和局部多边贸易协定(如“东盟十加三”)大量出现,正在实质上取代WTO机制的作用。“面临双边协定和区域贸易的发展,WTO多边贸易机制正面临被削弱的危机。”沈觉人说。

  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签订双边贸易协议的数量急剧上升,这种协议给予签字国贸易方面优先的特别待遇。舆论认为,这些协议正接近成为一种贸易标准,但它们却可能违反了WTO机制下的非歧视原则。“双边主义会扰乱货物流动、设置壁垒、引起摩擦、减少灵活性、并推高价格。而企业在构建供应链时,必须顾及所有原产国规定和双边协议,妨碍企业在全球范围优化其生产活动。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所开辟出来的全球市场,正在被双边贸易和局部多边贸易机制所蚕食和分割。”有专家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