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自贸区建设应直面障碍
中韩两国建交20年来,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世界罕见的成就。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则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从国际环境来看,自多哈回合谈判失败、全球范围内的多边合作路径受阻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通过推进双边或区域合作方式深化贸易合作。然而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前景并不明朗,贸易保护主义还有所抬头,为全球贸易往来蒙上了阴影。从地区角度来看,尽管东亚地区已成为全球最耀眼的经济增长点,但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却明显落后于欧美,尤其是中日韩三国所处的东北亚地区尚未达成任何自由贸易协定。
在此背景下,中韩5月2日宣布正式启动自贸谈判,可谓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破冰之举”。
一方面,中韩自贸谈判将对双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促进作用。中韩自贸区的达成,将降低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的流通成本,进一步促进两国贸易往来。两国在贸易和投资等领域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中韩双边自贸协定一旦达成,或将成为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新范本和经济一体化的新起点,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对于东亚地区自贸区谈判的未来走向,笔者认为其前途光明,但道路或将曲折,需要各国拿出决心与诚意,积极努力推进。其中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韩两国部长联合声明来看,设立正常产品轨道和敏感产品轨道的做法,充分考虑了两国相关产业的不足,有助于解决贸易领域中的敏感问题。如何在互相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同时,给予部分产业一定扶持?这是自贸区建设的关键之一,需要深入考察相关各国的实际发展水平,做到平衡与兼顾。
第二,要坚持地区合作的开放性。如陈德铭部长所言,中韩先行启动自贸区谈判,与尽快启动中日韩三国自贸区谈判并不对立。无论是正式启动的中韩自贸区谈判、日本眼下正寻求加入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还是可能启动的中日韩三国自贸区谈判等,相互之间都不应成为障碍或相互排挤。东亚合作完整架构须由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侧重的合作机制有机组成。一个坚持开放性与包容性的合作体系会最终形成合力,推动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第三,要正面应对可能存在的政治障碍。鉴于韩美同盟、日美同盟的存在,中国与韩日之间仍存在意识形态差异与战略互信不足,韩日对华政策也时有“联美抑华”之色彩,日韩关系、中日关系在历史等因素影响下更是错综复杂,不乏摩擦,因此,相对于中韩自贸区谈判而言,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必然更加复杂,还将面临着诸多挑战。
自贸区谈判与建设是推动地区合作与自身经济发展的手段,而非目的。其达成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关各方只有坚持务实态度,才能真正稳步推进合作,实现各方互利双赢与地区繁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