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2.1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2.1.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正面影响
1)在客观上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企业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
以前我国大部分已迪科技含量的制造品为主,如纺织品、机电等。但由于TBT的存在,促使我国出口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加快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改变原有的工艺设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管理水平,实现产品与技术的升级换代。履行TBT协议对增加我国产品的科技含量上也有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使其在国际市场的中有强有力的竞争力。
2)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已经日益深入人心,许多国家以维护本国消费者权益的名义设置如卫生检疫、商品包装规定等各种非关税壁垒,从而达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科学发展与环保理念并进的发展观。绿色技术壁垒虽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有影响,但也间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环保理念。在考虑消费者的长远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对我国新兴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产业有促进作用。环保技术也适用于我国自身内需的产品上。
2.1.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
1)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发达国家的TBT协议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日趋严重,并逐渐成为未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我国每年遭受国外反倾销措施的出口金额仅占年出口额的1%左右,而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口货物金额已经超过25%。特别像我国出口的纺织、五矿化工、食品、机电等行业受技术壁垒的限制严重。例如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额站出口第一位,但是机电产品出口往往受发达国家的安全技术、噪声污染、电磁等方面技术限制。另外根据调查显示63%的防治企业和45%的食品土禽业都认为技术壁垒的“影响更加严重”这说明随着关税降低和配额的逐步取消,各国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已经是一种“潜规则”,预计我国下游产业链等传统出口产品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技术壁垒。
2)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形象上一向以实用、经济为主。但随着苛刻的认证制度与检验程序的层层设卡,我国不免要提高技术标准的换代速度,不同国家对于进口本国的商品实行不同技术标准,为了使出口产品符合不同国家的复杂标准,生产企业要在人力、设备、技术等方面增加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产品的价格,因此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遭到了削弱。
另外我国的检测、检验设备的情况较发达国际有一定差距,国内的商检部门及企业在自身上一定成度缺乏测试、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致使我国不得不进口大量的国外先进的检测设备,同时企业也会增加检测费用,不得不提高商品成本。如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要求大部分食品必须标明至少1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制造商为此每年要指出10.5亿美元,可想而知这对于处于落后地位的我国出口商造成多大的成本压力。
3)我国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项目出口贸易受到极大限制
我国出口贸易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其贸易总额占到我国对外出口的80%以上,而这些国家对新兴行业和我国出口份额较多的行业,如食品、纺织、机电等传统优势产业提出了新兴的技术标准,使我国传统商品遭受严重打击。在机电方面,欧盟近年制定了“技术协调和标准新方案“,实行CE认证制度,凡是通过了认证的商品才发给证书和加贴标志,其成员国有权拒绝未贴CE标志的产品进口和销售,这对我国出口贸易构成了有效地壁垒。
2.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2.2.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日趋制度化
发达国家利用现代人对健康和环境等问题的关注,对进口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其技术性贸易措施也已经从单一的指标评定发展到种类繁多的指标体系。如欧盟于2007年6月1日正式生效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REACH法规),美国的《公共健康安全与生物恐怖预备应对法》,以及日本2006年5月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这些法规都不是一个单独的法令或法规,而是一个涵盖产品生产、贸易和使用安全的综合性法规,是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趋向制度化、法律化的标志。
2.2.2从传统的生产领域和贸易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张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出源于生产领域,并逐渐托张至贸易领域,当前的发展趋势已经从有形商品的生产和贸易逐渐扩张到金融、服务、信息等以投资、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在WTO新一轮的谈判中许多多边、区域和双边的环境保护协议、贸易与环境协议、贸易便利化协议、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自由贸易和投资协议等都涉及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我国几乎所有出口产品都面临技术壁垒,比如一些新兴的软件和电信产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2.2.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扩散效应加强
技术性贸易壁垒较传统的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不同,是因为它具有明显的扩散性。一旦一个产品被实施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会产生一系列的从单个产品到相应的关联产品,个别行业到多个行业,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等连锁式反应。
2002年,欧盟理事会以我国浙江舟山地区的冻虾仁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通过《关于对产自中国的进口动物产品实行某些保护性措施的决议》(200/69/EC),暂停进口产自中国的供人或动物消费的动物源性产品,禁令由虾仁扩大到所有动物及含有动物成分的产品达100多个品种。欧盟的这一措施很快引起美国、匈牙利、俄罗斯甚至沙特阿拉伯等国的仿效。
2.2.4从自愿性措施向强制性技术法规转化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可分为强制性措施与自愿性措施。许多自愿性措施,如ISO9000、ISO14000、各种环境标志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都是以生产者自愿为原则决定是否申请认证的。但近年来一些自愿性措施正与强制性措施结合,并有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国规定对美国出口食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并运行HACCP管理体系,进入美国的机电产品须获UL认证,药品须获FDA认证;进入加拿大的大部分商品须获CSA认证;进入日本的很多商品须获G标志、SG标志或ST标志;进入欧盟的产品要通过CE、CS等产品质量认证。从目前情况看,这个趋势正在加强,发达国家的强制性技术法规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这将进一步加大我国产品的出口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