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影响美国外贸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家性质对外贸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又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而美国的政体属于后者,这意味着政府官员由国民选举产生,那么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反映最广泛的公众的要求和利益,作为公共政策之一的对外贸易政策也本该如此,而现实往往并非这样。因为美国政治制度中一些因素对外贸政策影响显著。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两党制、总统制、三权分立的体系、多层次的行政机构。
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便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国家统治者。1816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关税法》,标志着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确立,其主要目的是对抗英国殖民者的需要。二战后,美国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并且极大限度地对欧洲、日本开放市场,显然,这是出于对冷战的考虑。
民主共和制
美国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采取的是民主共和制。我们似乎看到美国人总在忙于投票选举,以此来选出其利益的代表者作为国家公职人员。那么,官方制定的公共政策就应该能反映出广大选民的要求,贸易政策也不例外。然而,参加竞选的候选人与选举人及选举集团之间也可以互相利用,通过讨价还价达成某种交易,所以从现实来看,美国的公共政策并非体现广大选民的利益,贸易政策亦是如此。从而,这也印证了列宁所说的民主共和制不过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而已。
两党制
美国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核心组织,都把政治活动当成生意来做,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选票,因而两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在两党竞争的过程中,政党为了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往往会屈从于利益集团的意志,按照他们的意见行事,因而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关注的是利益集团的要求与愿望,而置全体国民利益于不顾。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政党中的成员虽以政党为名,但实际上并不受本党的约束,其活动往往超出党派界限,因而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和坚持的政策主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我们就很难明确地指出,在美国,哪个政党主要代表哪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或哪个政党支持自由贸易,哪个政党倾向于贸易保护。
总统制
总统的权力如此之大,以至于那些雄心勃勃的有政治理想的人对总统职位趋之若鹜。而总统候选人入主白宫必须依靠有势力的利益集团的支持,从而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利益集团的利益,在制定和实行贸易政策时要偏向于这些集团的利益与要求。从主流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美国总统具有以下职能:一是在那些向政府提出要求的互相竞争的利益集团中充当一名调停人,二是试图根据他自己的看法来解释和谋求国家的利益。然而这两个职能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总统必须兼顾二者,因此在进行决策时只能在这两个职能间做出权衡。贸易政策制定在本质上体现了总统实现其两大职能所做的努力。此外,总统在制定贸易政策方面有一项具体的权利,即对贸易救济的最终决定权。当然,总统在决策过程中要考虑与进口救济相关的许多问题,还要向有关专家和委员会咨询。但从法律规定中明显可以看出,总统的决策对是否给予一行业贸易保护(救济)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个人信念和知识背景对最终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权分立
美国总统掌管行政权,国会是立法机构,分为按人口比例代表人民的众议院和每州都有相同代表的参议院,司法权则授予最高法院。每个部门的成员都不得兼任政府其他部门的职务,且每一个部门都不能单独行使最高权力,要采取有效的行动,必须在政府体系的各部门间取得一致意见。就贸易领域来看,国会更倾向于保护主义,而总统更倾向于自由主义,这样,在贸易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必然会充斥着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之间的斗争。一方面,国会总在试图限制总统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权力,国会(及其下属的委员会)想尽一切办法对行政机构进行干预和控制;另一方面,总统经常为扩大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权力而努力,行政机构也想方设法摆脱立法机构对其的干预。因此,一项贸易政策的出台,往往是立法和行政机构斗争和妥协的折中结果。
多层次的行政机构
美国前总统卡特曾经指出,美国的政府机构是人浮于事的。庞大的行政机构本身就说明其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和难以控制的程度。仅就联邦政府机构的分析来看:大多数联邦职员在十二个部中工作,这十二个部都是内阁级的,并附带一大批下属机构。部内的高级官员既要对任命他们的总统负责,也要对投票拨给他们资金的国会负责——这是美国政府不同于其他绝大多数国家的特征。这样,美国内阁协调不了政府各部,总统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从惯例上说,商务部应该是贸易政策的主要决策部门,但在决策过程中,国务院、财政部、农业部、能源部等部门都会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行政机构还包括一大批有影响的管制机构,即独立的、由党派任命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几乎控制了美国工商业的所有方面,为实现自身(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必然对美国贸易政策进行干预。
综上,在美国贸易政策的背后,隐藏的是多层次的行政机构的种种特点:重叠、低效率、互相牵制、利益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