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村”背后的创富传奇
11月9日(记者张遥、张道生)走进浙江义乌青岩刘村--一个距离上海大约300公里的中国东部村庄,满耳听到的不是田间地头的农作声,而是包装快递时撕胶带的“嗞嗞”声。
这个原住人口只有1000多人的村庄,在短短三五年间吸引了超过7000名外地人入住,并常年驻扎着20多家快递公司。2009年,村民们在网上卖出的商品总额超过8亿元。
因为网商密集被誉为“电子商务第一村”的青岩刘村,玄机就藏在“嗞嗞”声里。
白天走在青岩刘,空荡荡的街道走到底也见不到几个人。但只要顺着撕胶带的声响,从每户人家的一楼入口往下走,就能发现整个青岩刘的地下空间就是近2000家网络店铺的仓库。围巾、玩具、灯具、创意植物……平常能在网络图片里看到的日用百货,在这里都能找到实物。
在青岩刘村村民吴立才的网店仓库,除去捡货工、网络客服,还有4名专门负责快递打包的工人。他们麻利地重复着撕胶带、封口、贴单的动作,平均每天有700个快递包从这里寄走。
在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淘宝网上,交易超过50万笔的“金冠”店铺,近十分之一出自青岩刘村。
当电子商务在中国跨入第二个十年,以青岩刘村为代表的的网商聚集现象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0年度网商发展研究报告》认为,出现在浙江、江苏、河北等地的农村网商集群已经成为中国7000万网商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主体之一。四处开花的农民网商集群被视为电子商务在广大农村的“星星之火”。
“网上创业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形态,让习惯了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借助网络‘华丽’转变为网商,对着电脑、敲着鼠标和键盘做起了生意”,青岩刘“电子商务村”发起人、义乌市江东街道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刘文高说。
与中国农村传统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刚好相反,夜幕降临才是青岩刘村忙碌的开始。驻扎在村里的20多家快递公司在这个时段统一出动,驾着各色车辆到家家户户门口取件。成千上万的快递包被工人们一个个运上车,有的仓库甚至沿着地下室的楼梯用钢条、滑轮和绳索支起了临时“货轨”,把快递箱沿着轨道从地下室拖上地面。
送走快递,才迎来网络销售的高峰期。几个或是十几个网店客服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叮咚”、“叮咚”的消息提示音和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们就是守着用户的时间做生意,跟上班族倒着来”,网店客服们说,白天轮班休息的客服到了晚上都得一起开工,晚上8点到凌晨2点的交易量至少占交易总量的70%。
“电子商务第一村”的发起人刘文高把青岩刘村5年间的迅猛发展归结于完整的产业链。凭借着背靠“全球小商品集散地”义乌的货源优势,村民们在金融危机期间把青岩刘打造成“电子商务村”。活跃在虚拟空间中的网商们找到了组织,来自浙江各地甚至重庆、安徽、辽宁的网商也纷纷住进了青岩刘。
安徽人章海洋两年前把经营日用品的网店从老家搬到了青岩刘村。“这里有村里带头谈下来全国最便宜的快递费,需要发货到什么地区,有20多家快递公司可选择。开网店需要做页面美工,村子里就有专业的网页设计公司。刚起步的网店提货量小,就和邻居家的老板们一起骑三轮车去‘拼单’进货,价格也能更优惠。”章海洋说,“这次搬家是搬对了”。
为了保证规模小的网店不出村就能找到货源,青岩刘村还开始建立网货超市,网商不出村子就能看到几千种商品的实物,拿走包含商品说明和图片的数据包挂在网上,接到顾客订单再来超市集中提货,不必为库存担忧。
如今“淘宝村”已经基本达到了创始人的最初设想--只要租一套房子、带一台电脑就能开始做生意。从注册网店到进货、发货,包括经验传授,都可以在村里解决。
“村里人都说,在青岩刘开店不再是‘单打独斗’,虽然生意在网上,但老板们在生活中都能交流。这里家家户户都能当老师,很有创业氛围”,网商张峰说。
从两年前拿着信用卡透支来的4万块钱开店,到如今开上几十万元的私家车,为张峰带来第一桶金的“阳光罐”就是他和邻居聊天时发现的。
在2009年的日全食热潮中,一名网商在村里的交流会提出可以卖眼镜,结果整个村子忙起来都供不应求,包多少卖多少,一家店一天就能发出几千件。
“生意人之间肯定有竞争,但电子商务的市场太大了,特别是遇到热销商品,一家店根本做不过来,不如大家信息共享。”刘文高说。
《2010年度网商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交易额为2118亿元,同比增长105.4%。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拥有4亿网民,1.4亿网上消费者,网上消费者的数字在未来五年内可能会增加到4个亿--这是一个最近十年内,其它国家都无法赶超的巨大市场。
研究报告还表明,近一年来农民网商创业的氛围尤为浓郁,一些农民网商已经从卖农产品、土特产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了联系当地工厂,采取品牌分销代理、代发货、委托加工等多种形式。
在中国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从2007年底开始,村民们先后开通网店卖羊绒线。目前,东高庄村400户村民,注册的品牌已有400多个,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达到20多家。
分析人士认为,当9亿农民构成的中国最庞大群体搭上信息化快车,形成的创富效应与规模化发展成果将不可预估。
不过,农村网商发展还面临着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物流系统欠发达、信息相对闭塞等多重困扰。专家认为,以“电子商务村”为代表的组团式发展或将成为解困之道。
刚刚在青岩刘村家门口举办的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青岩刘“电子商务村”里的25家代表商户组团亮相,网购、“秒杀”的现场体验活动引来国内外客商关注。“我们在找货源,也在找买家,实践证明零散的网商通过组团将发展得更好。”刘文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