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当土地拍卖“潜规则”变为“明规则”

  据媒体报道,9月4日在郑州市一宗国有土地拍卖中,出现戏剧性一幕。当拍卖进行到第31轮时,河南天地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将价格加至8.12亿元高位,现场的河南正商置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高高地举起了左手,拍卖师却视而不见宣布成交,拍卖师对于正商置业工作人员的提醒不予理睬,立刻让公证处工作人员宣读公证词。在现场一片嘘声中,公证词宣读完毕,拍卖师此举被很多开发商讥为不正当拍卖。这一事件堪称拍案惊奇,竟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在众目睽睽之下偏袒某个参拍方。从此事也可以看出,相关当事人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被迫无奈下的孤注一掷,其状令人深思。

  首先,土地招拍挂是制度的进步。长期以来,我国的土地流转都是采用协议出让方式,而在协议方式下,受让对象和受让价格都具有极大的操作空间,从而也产生了众多的问题。一方面是导致腐败横行,开发商为了低价获取土地,往往不惜重金收买相关政府官员。近年来许多落马的高官都与土地出让有关,也表明土地出让环节曾经存在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是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土地的出让收益由政府代表公众获取,然而过去的许多土地被低价出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公共利益受损,而开发商则和部分官员截取了这部分利益。土地招拍挂制度可以让土地的流转在透明的和竞争性的条件下进行,使得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奏效,保护了公共利益。因此,土地招牌挂是制度的进步,也是政府行政行为透明化的必要手段。

  其次,透明是公正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土地招拍挂制度使得土地的成交环节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下,让土地的交易过程更加透明,但是透明仅仅是保证公正的必要条件,还远远不是充分条件。此次郑州拍卖场的场景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透明的制度下公然违背制度,是对制度和公众的公开挑衅,也是对法律的蔑视。这样一个事件再次表明,要在我国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除了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之外,更需要加大法律的执行力度,改变人治的环境和个别机构权大于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否则法律只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也只能停留在梦想当中。

  第三,房价暴涨带来土地增值的强烈预期。此次拍卖的之所以出现如此景象,也是房价暴涨的结果。由于房价的不断攀升,使得开发商更加急于拿到土地,对土地成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断提高。以此次成交的土地价格计算,开发商的总开发成本已经超过同地段的房产销售价格,拍卖的总价和楼面地价均创造了河南之最。不难想像,此次土地拍卖虽然由于拍卖师的强行落锤成交,终止了价格的上升,但是成交价很有可能已经超出了天地置业公司与相关部门预期的成交价,才导致他们公然违反拍卖规则。因此,如果政府无法在宏观调控中控制房价的涨幅,相信各地的土地拍卖价格还会不断超出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