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被索赔220万,4名被告均未到场
因讨要百亿花旗银行存款被公安机关逮捕117天的邵连华,昨天将美国花旗银行和3家报社记者告上法庭,要求3名记者赔偿经济、精神损失40万元,并要求花旗银行赔偿220万元。
昨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9时左右,邵连华来到庭审现场。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的另一位著名作者——北京大学教授颜品忠。本案中的四名被告均没有到场。
记者了解到,去年7月13日,反映国人向美国花旗银行追讨民国军阀周西成及其“机要秘书金娣”于1938年存入2.5亿美元事件的《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的六位作者以名誉侵权为由与搜狐、方舟子和《中国青年报》对簿公堂,最终被一审裁定驳回。美国花旗银行中国负责方表示,起诉的是美国花旗银行,而起诉书上的地址是中国代理处,由于代理处不具备法人资格,没有财产,所以不能成为被告。而起诉的三名记者,有两名目前找不到,另一位记者所在的报社愿意以报社名义应诉。
在庭审中,邵连华连连控诉因被告的行为使自己受到精神折磨和不公平的待遇,要求索赔260万元。邵连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不敢和国人正面对抗。世界上没有第二个花旗银行,不出席就是一种‘赖账’的表现。”
■新闻背景
“金娣存款事件”据称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贵州省军阀、贵州省主席周西成将黄金、现金、实物等价值3亿美元财产,以18人名义分3次存入美国花旗银行新加坡金城道分行,周西成机要秘书金娣为18人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末,金娣取款代理人熊安平、邵连华在美国“花旗”总行提款及法律诉讼未果后回国,准备在中国向花旗银行讨回本息已高达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0亿元)的存款。
但是追讨存款期间,花旗银行以刑事犯罪为名向上海公安局进行了举报,熊安平、邵连华还分别曾被武汉市公安局、上海经侦总队一大队拘捕,后均由于找不到犯罪事实和证据,罪名不成立被释放。
“金娣存款”事件在200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假新闻”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