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执行程序中的法院委托拍卖
关于执行程序中法院委托拍卖的性质学理上有三种不同观点:在传统民法上,法院委托拍卖被视为采取竞争性缔约程序而为的特种买卖,因而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民法学者认为执行程序中的法院委托拍卖虽然受制于执行程序,受强制执行法的调整,但在本质上依然是私法领域中买卖的一种,坚持私法说的强制拍卖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执行程序的拍卖具有公法的性质,其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受公法上权利义务的调整,此为法院委托拍卖公法说。民诉法学者和司法实务部门倾向于公法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执行程序的拍卖兼具公法行为和私法买卖的双重特质,即所谓拍卖行为折中说。从强制执行法的发展趋势看,如今在大陆法系国家,民事强制执行属于公法行为的观念已根深蒂固,成为学界通说。在这种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两个司法解释,比较明显地倾向于公法说的强制拍卖理论。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以下简称《拍卖规定》)司法解释生效实施前,执行程序中的法院委托拍卖依据主要是民诉法223条、226条,但对拍卖的程序和原则语焉不详,由于无法可依,实践中,法院委托拍卖不得不求助于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以下简称《拍卖法》)。但是,《拍卖法》是用来规制市场交易中的任意拍卖行为的,不能适用于法院执行中的强制拍卖。最高法院正是为了改变执行中的拍卖法律适用上的扭曲状态,才出台了《拍卖规定》这一司法解释,比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法院拍卖的原则和程序问题。可见,强制执行中的拍卖在性质上首先理解为是一种公法行为,并将之称为“强制拍卖”而区别于《拍卖法》中规定的拍卖行为。
但从《拍卖规定》实施至今,理论和实践中对于执行程序中的法院委托拍卖仍存在不少有争议、模糊的认识和问题。比如法院委托拍卖是民事法律行为还是司法行为?法院是否要与拍卖机构签订委托合同,法院撤回委托是否要向拍卖机构承担违约责任?拍卖机构拍卖行为是否适用1996年《拍卖法》的规定?以及法院内部由司法鉴定室具体负责对外委托拍卖和监督及坚持委托拍卖的一些弊病。
针对上述问题,从《执行规定》的相关规定看应作如下理解:1、执行法院的强制拍卖权并非来自债权人的授予,而是国家权力体系中一项独立的司法强制权。对被执行财产的拍卖是由法院根据国家赋予的执行权而强制进行的,体现国家意志对当事人意志的干预和强制,拍卖的决定权在于法院,被执行人因为其财产已受到法院的强制限制(查封、扣押、冻结),无法依其意思自治自主、自由地决定是否拍卖其财产。法院强制拍卖的法律渊源不在于《拍卖法》,而是民诉法、强制执行法。因此,执行程序中的法院委托拍卖受委托拍卖机构的拍卖行为不能直接适用《拍卖法》而首先适用《拍卖规定》。因为,民事执行中的强制拍卖权属于人民法院司法强制执行权的组成部分。基于强制拍卖权的独占性和不可分割性,受委托拍卖机构的拍卖行为性质上属于司法授权行为,受委托拍卖机构成为法院的辅助人,拍卖成为法院活动的延伸,是强制执行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执行措施。且受委托拍卖机构只能在法院授权范围内实施司法拍卖活动,并受执行法院监督。此外,法院委托拍卖属法院单方行为,受委托拍卖机构与法院之间处于不平等地位。因而,《拍卖规定》第20条、21条规定法院在符合该规定的情形下,有权撤回拍卖委托和单方中止拍卖,而无须向拍卖机构承担“违约责任”,只是在《拍卖规定》第32条中规定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