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国家赔偿法》:蹒跚14年,负重再前行

  以现在的法治理念衡量,《国家赔偿法》囿于当时的现实环境,在立法之初就存在的“先天不足”:只赔偿直接损失,不赔偿间接损失,也没有精神损害赔偿,而且制定的赔偿标准也都偏低。

  《国家赔偿法》实施14年以来,争议的焦点其实都来源于制度设计本身。具体集中在5个方面:一是赔偿的标准过低;二是赔偿的范围因为单纯的违法归责导致受益面过窄;三是赔偿的程序是非诉讼程序,而且过于繁琐;四是赔偿的义务主体限定得过于细致;五是赔偿费的具体支付的方法和程序都存在弊病。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有许多亮点和重大变化:取消了确认程序,畅通了请求渠道,无须申请赔偿义务机关确认,可直接进入请求赔偿的程序;改变了违法归责原则为有条件的结果归责原则,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只要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不管致害人的行为违不违法,受害人都有取得赔偿的权利;扩大了赔偿范围,精神损害首次纳入国家赔偿,体现了对公民尊严的关怀;完善了赔偿程序,优化了赔偿办理程序,保障及时获赔;增加了双方举证责任,明确了协商程序,规定了受害人在被拘留或被羁押期间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赔偿义务机关的举证责任倒置;明确了国家赔偿的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完善了赔偿费用的支付机关以及支付期限等机制,保障赔偿请求人及时得到赔偿金等。

  轰动全国的赵某海冤案尚未结束。在河南法院给予赵国家赔偿及生活困难补助65万元后,刚刚从法院院长手里拿到赔偿的赵某海回到家就后悔了。他认为,现在的赔偿按照协议只包括国家赔偿金和生活困难补助费两项,没有包括精神损失费和自己的孩子因他的入狱而遭受的损害赔偿等。因此提出,要通过诉讼途径寻求不低于130万元(含已拿到的65万元)的国家赔偿,并向媒体表示“一定要把官司打到底”。

  积极求偿本身就是进步

  因赔偿款没有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部分,经过再三犹豫,赵某海决定再向有关部门索赔65万元。

  赵某海能拿到精神损害赔偿吗?或许这种追求,本身的意义更重大。

  首先,分析一下65万元的赔偿是否合法合理。

  现行的《国家赔偿法》规定,赵入狱期间的国家赔偿标准为:被羁押一天相当于全国职工一天的平均工资,依此标准计算,法院确认赵11年冤狱的国家赔偿额约为50万元,而法院给了65万元,这多出的15万元是所谓的“生活困难补助”。

  今年4月刚修订的《国家赔偿法》规定,政府的违法行为致公民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但这一法律到12月1日才能实施,赵案并不适用。而现行的《国家赔偿法》又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且国家赔偿的性质是法定赔偿,它与民事赔偿截然不同,它必须按照法定标准来赔偿,不允许双方自由协商赔偿标准。所以,赵某海目前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很难得到法律的支持。

  从另一角度看,法院的15万元“生活困难补助”,虽然不是“精神损害抚慰金”,却有着“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意味,如此操作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平衡。这可能作为一个示范案例,为将来的国家赔偿案件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提供参考。15万元与民事诉讼中的精神赔偿基本相当,可以说本案开了一个不错的好头。

  其次,虽然国家赔偿范畴内的精神损害赔偿,很难得到支持,但赵还有希望得到其他层面的精神赔偿。赵之前受到警察的严刑逼供,手段极其残忍,赵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目前,3名警察已受到刑事追究,赵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打人的警察、甚至更高的案件负责人承担人身损害以及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这是于法有据的。

  再次,赵某海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细心人会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起先刚刚出狱的赵某海对国家赔偿多少,表现的是逆来顺受,他向媒体表示:“政府给我多少我要多少,怎么都行。”而赵的亲属表现得更积极。但这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赵是受到了“撺掇”。因为赵已经被囚禁了11年,这中间中国公民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有了巨大的进步,人们更加珍视自己的自由权利。赵的一位亲属说了段很有水平的话:“这11年的牢狱之灾,使得赵某海‘家破人散’,妻子改嫁,但是(目前的)赔偿丝毫没有体现精神赔偿。”

  这段话的法治理念正是精神损害赔偿被写进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的法理基础;当这种理念出现在一位普通村民口中,当这种理念成为中国人的共识,新的立法中必然有所体现。公民的权利意识是国家法治的基石,公民在没有认识到什么是自己的权利之前,这种权利不可能被法律所体现。

  所以入狱11年的赵某海起先对自己的权利很麻木,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出狱一周之后,赵的权利意识很快“跟进”,敢于对法院的决定说不。囿于《国家赔偿法》尚未施行,赵的精神损害赔偿要求未必能够实现,但当一个出狱仅一周的前死缓“犯人”,敢于积极主张权利,我们对法治的未来就应充满信心。

  程序缺陷,欲速则不达

  说实话,按照现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赵某海被错误关押11个年头共计4019天,有关部门给予国家赔偿金和生活困难补助金总计65万元,再加上县政府支付的修建新房款5万元,已是比较高的赔偿水准。那么,赵某海为什么反悔了呢?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有关部门在作出国家赔偿决定过程中存在程序缺陷,没有经过充分必要的博弈,最终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从5月9日上午赵某海被无罪释放,到5月12日有关部门作出国家赔偿决定书,13日上午将款项交付赵某海,中间只有4个整天的时间,可谓办事神速。这一方面显示了司法机关的认错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司法为民、及时抚慰当事人心灵的人本理念。但也应当看到,由于过于追求效率,客观上压缩甚至剥夺了当事人的思考时间,为案件反复埋下了隐患。

  在赵某海案的国家赔偿协商过程中,国家司法机关不仅熟悉《国家赔偿法》的相关内容,而且熟悉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而赵某海,却是一个在监狱里被改造了10多年的普通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一方面,长期的思维惯性不可能通过四五天的“社会化”就能改变;另一方面,一个与社会隔离11年的人也不可能在四五天的时间内完全了解社会,更谈不上熟悉相关法律内容。这就在有关部门和赵某海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力量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急于与赵某海签订国家赔偿协议。

  事实上,在具体的协商过程中也存在不少让人猜想的地方。首先,深夜协商,凌晨签订协议,这是违背常规的。其次,有关部门既未给赵某海深思熟虑的时间,也未事先告知赵某海寻求法律帮助的事项,且在协商过程中还存在威胁和“赖签”。所有这些足以造成赵某海对国家赔偿协议的重大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反悔当在情理之中。

  必须指出,反悔并继续索赔是赵某海的权利,即使没有协商过程中的上述程序缺陷,赵的行为也不应受到谴责。按照法律规定,他可以在赔偿义务机关(商丘中院)作出赔偿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河南省高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至于赵某海最终能否达到目的,按照现行法律判断,可能性不大。不过,赵某海案国家赔偿进程出现反复,确实值得司法机关认真总结和反思。

  修法的突破与局限

  立法是妥协的艺术。4月29日通过的《国家赔偿法》修正案再次证明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为舆论呼吁多年的“精神赔偿入法”,终于有了正式的修法回应。不过,在修正案中被明确的并非“精神损害赔偿金”,而是“精神损害抚慰金”。

  “赔偿”强调侵权责任,“抚慰”则更多表现为道德责任。人道意义上的“抚慰”出现在《国家赔偿法》中,显得颇有些不伦不类。因为国家赔偿规定的求偿权,乃是那些被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侵犯了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取得赔偿的权利。让受害人去依法请求国家给予“抚慰”,这是不是有些纠结与颠倒?

  当然,“精神损害抚慰金”并不是《国家赔偿法》的发明。它只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一次沿袭。这项司法解释,开创了中国的精神赔偿时代。而这个所谓“赔偿”,也被界定为“损害抚慰金”。

  从纵向的立法完善来看,必须承认“精神损害抚慰金”仍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抚慰”是一个开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继续朝着“赔偿”的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国家赔偿法》的本质是责任法而非豁免法,《国家赔偿法》要解决的,应该是公民在遭到公权力侵犯时,怎样才能得到完整、及时和有效的赔偿——而不是这不赔,那个也不赔,另一个还是不赔。即便要赔,也要经过多少山高水长的复杂程序。

  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实乃舆情所向。此番《国家赔偿法》修订,最终的文本虽有折衷之嫌,但毕竟是个进步。尤其是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从违法本位转向结果本位,被羁押人非正常死亡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当事人可直接向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等等改变,对于方便索赔意义重大。

  当下,与修法同等重要的大事,就是一俟修正案正式实施之后,相关部门能迅速推出一些公民获赔“精神损害”的典型个案。相比起文本,公众已习惯了更愿意相信司法实践。据新华社披露的数字,2009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国家赔偿案件1840件,审结1531件。然而,由于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国家赔偿比例并不高,2009年决定赔偿的案件仅占审结案件数量的1/3。新的《国家赔偿法》被广为期待,在结果上就应表现为,依法应予赔偿的都能及时、完整地赔偿。

  随着公民维权意识的持续高涨,国家赔偿案件还会继续增加。巩固立法成果,防止立法出现异化,也将是摆在司法机关面前的现实挑战。16年前《国家赔偿法》甫一出台,就得了个“国家不赔偿法”的别号。殷鉴不远,公众和媒体万不可沉浸在修法有所进步的喜悦,而应继续擦亮双眼,紧盯着《国家赔偿法》修正案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