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大学生犯罪逐年上升背后:心理问题是关键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一直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到今年1月,成都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了199件231名大学生犯罪案件。这是昨天记者从成都市检察院的通报中获悉的消息。

  A大学生犯罪·现象

  [典型案例]

  大学生铁榔头锤击姑妈

  离家求学的杨某就读于成都某高校成教学院自考班,入校几个月后因学习跟不上进度,便背着父母退了学。临近毕业,眼见谎言即将被拆穿,杨某想到了自杀。后来,他又想到杀人后再自杀。去年7月5日,杨某来到姑妈家,趁其不备用铁榔头向她后脑敲去。其姑妈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去年11月28日,杨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检察官分析: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同生理上的成熟相比,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水平发育却相对滞后。二是心理预期过高,情绪容易失控,自控能力较差。社会对大学生的供求关系产生明显逆转,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天之骄子”的头衔,部分大学生容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

  [典型案例]

  大学生乱拳打死小偷

  去年4月8日夜,吸毒人员巫某、王某到成都某大学偷盗,正在室内休息的大学生齐某发现后追出将巫某扭住。因巫某未承认,齐叫来同学隋某某等人一起对巫某进行“审讯”殴打。后来,回来找巫某的王某也被扭进室内,两人同时遭到痛殴至次日凌晨。后齐、隋二人提出要巫、王二人赔偿,闻讯而来的巫某父母在付了500元后将巫某带走。王某因无法拿出钱给齐、隋等人被殴打致死。

  检察官分析:多年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偏重于知识的摄取,“重智轻德”。同时,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潜意识中或多或少地形成了自矜、自骄、自负的心理。再由于受各种负面因素乃至颓废文化的濡染,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极易产生嬗变,他们的浮躁、功利、越轨、暴力等心理极度膨胀。

  [典型案例]

  贫困毕业生沦为窃贼

  家庭贫困的赵某是成都某大学2005年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一直靠贷款读书。因暂时无法还清5000元助学贷款,校方扣留了他的毕业证。由于生活无着,赵某心生盗窃电动自行车出卖后换取生活费的念头。去年5月,他从网吧上网出来,发现网吧门口停有一部电动自行车,便将锁着的电动自行车用手提着推了10余米后被保安发现。

  检察官分析:过度追求“教育产业化”使学校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已超过履行教育义务之责,导致学校对教育、培养青年学生这一职责的漠视。该学校完全不顾学生的利益,单方擅自扣下拖欠学费学生的毕业证,造成毕业学生难以及时就业而流失在社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