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制定审计计划应考虑的因素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应当服务大局,围绕政府工作中心,突出审计工作重点,合理安排审计资源。审计机关选择审计项目,制定审计计划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审计需求:国家和地区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情况、政府工作中心、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审计的事项、有关部门委托或者提请审计机关审计的事项、群众举报、公众关注的事项、经分析相关数据认为应当列入审计的事项等。审计机关在审定审计项目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一)项目重要程度和影响力

  确定审计项目时要充分评估该项目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关注程度、资金和资产规模等。越重大越有影响力的审计项目越应该被选择为审计项目。

  (二)审计预期效果

  这个因素主要考虑审计项目的收益。这些预计的可能的效果包括:是否促进该审计事项提高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是否改进了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报务质量;是否促进了被审计单位更有效地计划、控制和管理;是否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提高了绩效的水平等。预计的审计效果越大,越应该被选择为审计项目。

  (三)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管理方面缺乏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风险。当产生下列现象时,表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风险较大:管理部门没有针对以往审计后提出的控制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公众或媒体的批评意见;预计目标没有实现;频繁的人事变动;大量的资金亏空;更改投资规模、变更经营目标;被审计单位经管人员责任重叠或职责不分;单位或项目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所用技术尖端、变化快、竟争激烈;较长时期没有接受监督检查等。管理风险越大,审计后能够给被审计单位带来的改进越大,越应该被选择为审计项目。

  (四)资金规模

  资金规模如资产总额、总收入、总支出。一般来说,资金规模越大,财务重要性越大,越应该被选择为审计项目。

  (五)审计成本和可操作性

  审计成本和可操作性是指对该项目或领域进行审计的复杂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确定成本和可操作性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成本效益分析进行的。如果选择过于复杂或存在较高风险的领域或项目进行审计,如有关审计事项的信息和数据不易获得、责任可能被推诿或混淆、过于敏感、存在安全保密问题、没有统一明确的评价标准的项目、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要求等,会导致审计成本增加,使审计项目缺乏成本有效性,甚至审计无法推进。审计成本和可操作性越强的审计项目,越应该被选择为审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