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三项机制”创新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导读】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水利预算管理工作。特别是2013年以来,水利部在总结当年预算执行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水利预算项目储备、水利预算执行考核和水利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三项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建设从根本上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利用,进一步推动了预算执行序时、均衡、安全、有效。

  一、预算项目储备机制奠定了预算执行基础

  预算项目储备机制的重点是在预算编制年度上一年超前组织项目申报,通过专家无记名打分进行严格评审论证后,纳入项目库进行储备,除不可抗力因素外,未入库项目不得申请年度预算,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预算项目储备机制,“超前储备”的理念深入人心,各级预算单位和项目执行人员都深刻认识到,要申请预算必须先抓好项目储备,项目申报的质量明显提高,预算安排的合理性和前瞻性显著增强。和以往年度相比,2014年预算项目文本更加完善,前期工作论证更为充分,经费测算更加细化规范,项目目标和绩效指标更趋科学合理,立项依据更加充分,工作内容基本都能细化到主要的工作活动和工作量,为促进预算执行序时、均衡、安全、有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水利部直属单位共申报项目1803个,申报新增预算金额46.58亿元,经严格论证审查,最终储备入库项目1043个,审核后新增金额约20亿元。2014年申请部门预算的项目全部从项目储备库中择优选取,共选取1011个项目,金额14.53亿元。

  二、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实现了“要我执行”为“我要执行”的转变

  为确保预算执行考核机制的有效执行,水利部对每个直属单位的预算执行进度采取按旬通报,按月份、季度、年度考核打分,将预算执行考核结果与预算安排、评先评优挂钩。各单位逐步实现了从“要我执行”向“我要执行”的转变,主动加强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及时编制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实施阶段责任、提前准备政府采购的申报审批等,同时注重用制度来规范预算执行,相继建立预算执行管理领导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及督导约谈和奖惩机制,为推进支付奠定了基础。2013年预算执行进度达到99.33%,稳居中央部门前列,往年每到6、9、11月底等关键时间节点前集中支付资金的现象得到较大改观,每个月预算执行总体进度均超过序时进度2个百分点左右,进一步实现了资金支付的序时、均衡。

  三、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有效保障了资金安全

  通过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水利部实现了对每一笔国库授权支付资金的支付内容、资金走向和支付用途实时在线监控,及时纠正财政资金支出中的违规行为,督促各单位规范财务管理,强化财务人员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对预算执行、国库支付、政府采购管理、现金管理、公务卡管理、资金归垫、会计核算等各关键环节监管,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违规支付资金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了财政资金支付安全和使用规范。2013年共监控授权支付资金18.03万笔,金额66.07亿元;查询135批次740笔疑点,涉及金额1.2亿元;通过调账或退库形式纠正216笔,涉及金额3580万元。

  “三项机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加强预算管理的一套“组合拳”。预算项目储备机制是预算管理的首要前提,是保证预算执行的基础;预算执行考核机制是预算管理的核心措施,强化预算执行的内在激励和约束;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是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保证预算执行效果。

  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应结合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要求,加快推进财政支出三年滚动规划编制改革,借鉴水利部预算管理“三项机制”的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央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及三者有机衔接、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