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三国演义》的研究心得和郎咸平的观念:再谈信托责任

  近期,中央台将《三国演义》重播了一遍,零零星星看了几期,由于对《三国演义》故事的熟悉,顺便对《三国演义》的故事人物进行了研究。

  三国中,英雄当数曹操,昼破坚阵,夜赋华屋,知人善用,有勇有谋,曹操凭借着自己能力对本集团实行强人政治,可以说乾纲独断,遂有魏国之基业。但是,看刘备,一织席农民出身,只是扯上了祖上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块金字招牌外,其他无所凭借,但刘备照样得天下三分,这主要有诸葛亮的辅佐,有对诸葛亮的信任和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这使得两人情同手足,同生死共命运,遂开蜀国之天下。对于诸葛亮来说,为什么不辅佐曹操来成就事业?这样的强强联手,应该可以统一天下。其一,是机遇,他没有机遇和曹操相遇,而刘备能枉驾三顾,能给诸葛亮以足够的面子和诚心,可曹操不仅没有这样的缘分,也不可能开出刘备对诸葛亮的高抬的身价,这使曹操和诸葛亮没有走到一起;其二,对于诸葛亮来说,选择刘备是上策,因为刘备有成事业的资本和能力,而刘备自己才学不足,诸葛亮跟随刘备不但可以大展宏图,稳操胜算,这对诸葛亮的才华能有很好的发挥空间,可以立功以传世,但跟随曹操就不一样,曹操在那时基业也草就,曹操才略过人,这时的诸葛亮如果不和曹操建立良好的信任,很可能形成一山二虎,未来杨修的命运就是一种预示,所以,对于个人立功来言,跟随刘备更有更大的空间和安全感,而跟随曹操来说,虽然对国家统一来说有益,但做徐庶的潜在可能性大,因为立功空间和安全感不足,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刘备。

  对自己的产业来说,曹操是自己说了算,有相当强的决定权,曹操身前和身后的一切事情,曹操事必躬亲,自己决断。而对于刘备的产业来说,刚开始婆家很多,不是刘备说了算:荆州为刘表之子所有,蜀国为刘璋所有,但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谋,遂取得两地。后来,因为火烧连营之事,自己惨败,在临终不得不托孤白帝城,刘备知道自己儿子刘禅的庸弱,便将全部事情委托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生以忠诚事蜀,没有任何私心,暂时性的保全了蜀国基业。

  对于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堪称委托——代理关系的典范,诸葛亮为什么能给蜀国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工作,而不存在异心?这是因为诸葛亮有很好的信托责任。

  信托责任是近期郎咸平先生提出了个新概念。根据科斯的新制度学,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时候,明晰的产权对经济效益是有益的,更有甚者有香港人士张五常称,没有产权就没有市场。根据科斯的意思,对效益有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降低交易费用,形成完全竞争市场;一个是明晰产权,权责分明。但国人理解的偏差,认为没有明晰的产权便没有效益,便夹送带卖,国有企业的改制以侵吞国有资产的方式如火如荼的在进行,郎先生认为这样的改制没有任何可以称道之处,相对而言,建立一种信托责任比这样的方式的产权改制更为根本和重要。郎先生以一己之力,指出了这样国企改革的缺点和祸害,遂引起争论。

  从三国的管理方式来说,一种就是曹操式的管理,什么自己说了算,这样方式的成功在于曹操的才学之超人,但如果管理者没有这样的能力怎么办?这就有了刘备的管理方式,建立一种很好的信托责任,即很好的委托代理关系。但对于管理者来说第二种管理方式更为普遍,因为所有者能力都不是完全胜任自己产业的管理,所以更多的存在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成功是要有一种信托责任。

  对于诸葛亮来说,为什么对蜀国忠心耿耿,对于刘禅的昏庸而没有造反?其一,个人的道德情操,诸葛亮真乃正人君子。其二,很好的激励机制,刘备以三顾茅庐,白帝托孤,都给了诸葛亮以很大的信任,这是知遇之恩,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对诸葛亮来说,这样的待遇是金钱无法打动的,所以,建立了很好的激励机制。其三,对于诸葛亮来说,没有闹反叛的结构性空间,在当时来说,外患内忧,诸葛亮没有空间搞反叛,如果他废了刘禅,他一生所追求的名将荡然无存,反内添纷争,外加骚扰,这是自取灭亡,所以,以诸葛亮之聪明决不会选择的观念。这三种关系促成了很好的信托责任。

  对于企业管理人的信托责任也是如此,其一,代理人必须有很好的道德和责任观念。其二,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其三,加大法制建设,让代理人没有做出背叛和盗窃利益的行为。

  这种信托责任的提出,它的好处可以暂时搁置或者弱化对产权明晰的要求,这是对科斯定理的修正和补充。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国有企业,一个上规模的私有企业也不可能不存在建立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需要,所以,信托责任建立是和产权的明晰同等重要的制度建设,或者说比产权改革更为根本,在不适宜搞明晰产权的地方,完全可以用信托责任方式化解或者搁置产权问题。这样,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出现了三种对企业效益的有益的行为:其一,降低交易费用,建立竞争市场。其二,明晰产权。其三,建立信托责任,实行现代的委托代理的管理方式。

  这样的观点,如果有时间和能力的话,用专业制度分析来论述,更有说服力和科学性。这留给对这有兴趣的人。

  因为看《三国演义》的同时,也看了郎先生的演讲,深受启发,说了说对管理问题的看法。就谈这些。

  (注:原发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