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什么是进口非关税壁垒措施?

  (一)进口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含义

  进口非关税壁垒是指各国政府与关税以外所有用以限制进口的措施。是当今各国保护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进口非关税壁垒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50年代以来,由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倡导的贸易自由化,使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约束性也越来越强,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促发了新一轮保护主义浪潮,各国纷纷开始强化非关税措施的运用,并且不断创新,以避开关贸总协定的约束,致使进口非关税壁垒盛行。据统计目前非关税壁垒措施可分为八大类七十五种,具体措施可达3000多种。

  (二)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发展

  非关税措施的实施范围日益扩大。随着非关税措施种类的增加,其用于限制商品进口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其中包括从手套到制衣,从钢铁到汽车等。据统计,世界货物贸易中受非关限制的部分从70年代的40%扩大到1980年的48%。以1966年与1988年比较,受非关税限制的进口占总进口的比例,日本从34%增至50%,美国从27%增至57%,欧洲共同体则从15%增至58%,而整个经合组织国家总体则从17%上升到54%。越耒越多的商品受双重甚至多重限制措施的影响。

  非关税措施的歧视性增长。非关税措施是不公正的,歧视性越耒越明显,它不是一视同仁,而是根据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采取不同的或不同程度的措施。如欧洲共同体明确主张“有选择的限制”,对中国的限制的歧视性尤为明显。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也不得不承认,对中国的限额有三分之一是歧视性的。

  非关税措施的种类日益繁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非关税措施的种类日益繁杂,手段不断创新,其中包括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有秩序的销售安排、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出口国家垄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国内税收制度、进口押金制、最低限价制和繁杂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包装标签规定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如今劳工政策、环境保护等也成为贸易保护的政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