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农险公司实行“以险养险”策略

  2月1日,市场份额不到1%的农业保险连续第8次“上榜”中央一号文件。在农业保险获得高层高规格重视之际,专事农业保险的农险保险公司日子并不太好过。

  在农业保险盈利艰难的形势下,多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不得不采取“财政补贴+以险养险”模式,即“以商业险养农业险”。

  “我们只能尽量限制在上海的商业险业务,砍掉一些商业险业务。”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信农保”)副总裁周伟国对此颇为无奈。

  不过,要想以商业险反哺农业险,“专业农业险公司的商业性保险业务不超过总业务量的40%”这一限制无疑是一大紧箍咒。在业内人士看来,“以险养险”无非是农业保险公司“戴着镣铐跳舞”而已。

  “以险养险”安信样本

  作为目前5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之一,安信农保目前在浙江分公司就采取了“以险养险”的发展策略。除了经营传统农业保险业务之外,安信农保浙江分公司的商业险保费收入比重占分公司95%左右,车险业务成为其商业险开发重点。

  据了解,2011年该分公司的车险保费达到14700万元,其他财产险仅有500万元。

  商业险“反哺”农业险的模式也开始被安信农保其他分公司复制。

  据悉,安信农保2011年筹建的江苏分公司的业务结构也将以商业险业务为主。“继续发展浙江、江苏两地分公司的商业险,把效益好的险种做强做大。”安信农保副总裁周伟国说。

  据了解,安信农保除了农业险之外,所开展的商业险业务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水险,其中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和工程保险效益较好。

  目前,商业保险业务比重在安信农保业务结构中有所上升,从2010年到2011年,商业保险占总业务结构的比重接近一半。安信农保自2004年9月成立起,除第一年因两场台风亏损7000万元以外,已经连续六年实现盈利,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股东分红,公司净资产达到6亿元多。

  周伟国告诉记者,安信农保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商业险和投资,不仅弥补了农业险业务的亏损,而且有盈余,“商业险确实起到了止损作用”。

  除了安信农保之外,其他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也都纷纷重视商业险业务。记者了解到,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以下简称“阳光农保”)深耕黑龙江垦区,农垦区内的加工企业和大型机器设备均涉及到企业财产保险,在农垦系统内部这些商业险均由阳光农保承保。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朱俊生认为,农业保险公司“以险养险”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商业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二是带有明显的盈利前景。

  尽管农业险公司尝到“以险养险”的甜头,但农业险公司的保费规模仍然较小。

  2011年,安华农保、阳光农业、国元农业、安信农保和安盟保险成都分公司5家专业农险的保费收入约为66亿元,5家公司保费收入占2011年财产险保费收入仅为1.39%。

  保监会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大幅上升,从2006年的8.5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35.68亿元,但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在保险行业中的份额仍然较小。2010年全国保费收入高达1.47万亿元,当年农业保险保费占比不足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说,目前农业险享有中央、省、市三级财政补贴,补贴占保费的80%,剩下20%由农民承担。从2007年发放财政补贴到现在,农业险支付赔款后仅有少量盈余。“从理论上讲,农业险是无利或微利状况。”

  “六四比例”限制规模发展

  传统的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保险。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很高,要想实现承保盈利并不容易。

  安信农保的农业保险仅在2010年、2011年实现了承保盈利,而这两年内上海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出现。

  农业险无利或微利状况,只能通过其他保险品种的盈利来弥补,农业保险公司“以险养险”的逻辑不难理解。而当前整个农险市场仍面临尴尬的境遇。

  由于不可预见的各种自然灾害,农业险具有高赔付率、高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加上农险公司区域性特征明显,抗风险能力相当脆弱。周伟国解释说,农业具有一损俱损的特点,如果发生旱、涝、台风等灾害,往往波及数省。

  这就要求农业险公司尽可能在分散的范围内经营农业险,分散风险。然而目前国内专业性农业险公司却难以跨区域发展。“专业农险公司走出省外很难发展农险业务。”朱俊生说。

  “农业保险是政策性很强的险种,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外省的农险公司很难拿到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其二,本地政府对本地的农险公司有很大支持,当然希望公司把补贴用在本地农民身上,也不希望公司拿着财政去补贴外地。两难处境之下,公司一般不在外省市开展农险业务,一旦出现亏损,也没法向股东交代。”周伟国说。

  尽管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加大商业保险业务比重,但其业务比例仍受到限制。按照《关于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保监产险[2004]1418号)相关规定,专业农业险公司发展商业险存在“六四比例”限制,即商业险业务不能超过总业务的40%,剩下的60%必须是农业险和涉农保险业务。

  但农业险的资源毕竟有限。周伟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上海全市大约400万亩的耕地面积,其中100多万亩用于绿化或造林,150多万亩用于轮种水稻和小麦,50多万亩种植蔬菜、还有50多万亩经济果林,按照现有的上海市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即使这些全部参保,保费收入也就八九亿元。

  “我们公司规模一直做不大,主要就是受比例的影响。”周伟国说,因为规模限制,安信不得不考虑压缩商业险规模,尤其是压缩上海本地的商业险规模。

  这便形成一个“悖论”:要发展商业险,必须首先做大农业险;但农业险很难再上规模;从而使得商业险被抑制,无法贡献出更多的利润,造成公司格局小,在开展业务、人员招聘、薪资待遇等方面均束手束脚。“我们现在是一个人做三四个人的活,累得很。”一家农险公司员工抱怨说,这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也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

  此外,受规模和人员所限,具有“养险”之责的商业险也面临销售短板:“以险养险”关键是建立各公司自己的商业化保险销售渠道,在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体制下,各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严重缺乏分支机构和销售人员,销售主要依赖农经站等政府网络和中介渠道,不利于商业化保险产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