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债权转让协议管辖条款

  债权转让协议中约定的管辖只适用于协议双方,不适用于原债务人。

  按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权利的转让应通知债务人。没有通知的,虽然转让仍然有效,但对债务人没有约束力,债务人可继续向原债权人履行。但通知应由新的债权人进行还是由原债权人进行,实践中经常发生争议,尤其原债权人转让债权后已经注销或人去楼空,往往一方通知另一方履行债务而另一方认为双方之间没有合同关系拒绝履行。我们认为,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合同关系存在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虽然债权人有权不经债务人同意转让债权,但有义务将转让情况通知债务人。为保证交易的安全,该通知原则上应当由实施转让行为的债权人为之。合同法第80条中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立法思想也是“谁转让,谁通知”。但目前实践中不乏一方转让债权于他方后即行注销、或人去楼空之事,要求由原债权人通知已不可能,此时受让人向债务人出示权利让与凭证或债权转让证书,并举证证明由原债权人通知已不可能,应视为已经通知。债务人有异议的,可请求人民法院审查确定。债权转让的通知没有时间限制。一种观点认为,债权转让的通知应在转让后的合理期限内作出,否则不得再为通知。我们认为,因为合同法对通知时间没有明确加以限定,且第80条还规定“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所以,什么时候通知债务人,可以由当事人自行选择债务人未接到通知之前,对债权的受让人没有履行的义务。但是,新的债权人不能在起诉时通知债务人,起诉必须以通知后债务人拒绝向其履行为先决条件。通知不能采取公告方式。目前很多银行的不良债权剥离之后,由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无偿接受,这些公司往往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声明已接受原银行的一系列债权,列明债务人名称及债权数额。这一行为是否有效?一种意见认为,对下落不明的债务人可以采取这种公告通知的形式,但是对仍在法定住所的债务人则应采取其他方式直接通知,以尽法定的通知义务。我们认为,因公告形式、公告地点、公告时间等现在没有法律规定,人们对公告的法律效果容易产生分歧,而且相对人并无阅读公告的法定义务,故暂时不宜允许当事人自己以公告的方式来确定某种法律事实,否则会引起很大的混乱,且法院也无法律依据来确定当事人的公告有效与否。

  (一)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二)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三)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五)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六)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