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读懂“供暖式离婚”里的冷暖

  在北方一些城市,以往供暖季,由于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已婚女职工不能和男同事一样报销热费,不少女职工只好选择假离婚以报销热费,“供暖式离婚”现象应运而生。今年黑龙江省新政策出台,哈尔滨一些单位热费由“暗补”变“明补”,许多人又开始忙着复婚。(11月26日《京华时报(微博)》)

  采暖费由暗补变明补,供暖式离婚变复婚。而类似的“中国式离婚”并不鲜见,比如买房式离婚、拆迁式离婚,甚至为小孩择校的上学式离婚。暂且抛开道不道德的争议,绿本红本变来变去,是柴米油盐的夫妻在精打细算的生活面前,一种趋利避害的选择。

  当然,不管是为了享受政策带来的补贴和福利,还是为了规避政策限制,少数人“假离婚”获益也助长了更多人效仿。对社会来说,婚姻成了工具,不仅不利于家庭稳定,对婚姻的随意态度也影响着社会的公序良俗。

  报道中还提到,吉林长春市也曾出现过“供暖式离婚”现象。后来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供热体制改革,职工热费补贴全部由“暗补”变成“明补”,热费补贴直接发放给职工个人,不论男女由居民向供热单位缴纳热费,这个难解的社会问题才消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责怪假离婚者为一时之利不择手段,不如及时修补政策漏洞。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制定之初,就充分考虑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在政策安排和资源分配上力求公平,而非一刀切地与婚姻状况“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