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随父姓女随母姓体现平等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教授卢大儒提出:假如女儿随母姓,就能把线粒体DNA的遗传路径保留在姓氏中,让人们找到自己的母系祖先。解决我们能找到“亚当”,却很少能觅到“夏娃”的遗传学难题。
根据遗传学原理真正体现男女平等
“女随母姓”有遗传学依据“子随父姓,女随母姓有充分的遗传学根据的。”卢大儒说。科学研究表明,人体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是XY。一对夫妻生的是儿子,父亲Y染色体上的DNA就会传到儿子的Y染色体上,但无法传给女儿。如果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重孙,这样传承下去,Y染色体的传递是一直伴随的。在没有基因突变的前提下,每个男性都拥有和他祖宗相同的一条Y染色体。遗传学研究发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线粒体,是母系遗传路线的最重要标识。由于只有母亲的线粒体才能遗传给子女,因此如果母亲生女儿,女儿生外孙女……线粒体的DNA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如果母亲生儿子,那母亲的线粒体遗传就会中断。假如女儿随母姓,就能把线粒体DNA的遗传路径保留在姓氏中,让人们找到自己的母系祖先。
卢教授指出,姓氏对遗传学研究非常重要,由于“子女随父姓”的习俗延续了几千年,如采取“女随母姓”,追寻母系祖先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有望进一步实现男女平等
除了遗传学依据,卢大儒还提出,“子随父姓,女随母姓”能进步实现男女平等。千余年来人类社会都是父系社会,姓氏传递没有女性的份,而“女随母姓”能让女性拥有姓氏传递的权利。
从另一角度看,女儿继承父姓后,无法把姓传给她的后代,所以女随父姓比较“浪费”,不如随母姓,让母亲的姓氏有机会传承下去。
卢大儒还指出,他提出的构想或许还能纠正“重男轻女”思想。在我国,把生儿子视作“传宗接代”的人绝不在少数,这导致超生现象和男女比例失衡。如果引入母系姓氏传递的原则,父系姓氏传递在人们观念中的重要性就可能逐渐淡化,有利于消除“生女不生男是断后”的观念。
哪种“取姓”方式最合理
据了解,独生子女夫妻生育孩子跟谁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有的独生子女夫妻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有的夫妻采取父姓与母姓合成“复姓”的办法,父姓在前,母姓在后;有夫妻遵循“物以稀为贵”原则,如果女方姓比较稀少,就随母姓;有的甚至取父姓和母姓的偏旁,组成一个新的姓。卢大儒表示,选择哪种“取姓”方式是人们自由,但他提出的这种兼顾男女双方姓氏传递办法最合理:姓氏传递如同生男生女一样随机化,生子就随父姓,生女就随母姓,男女平等,符合科学规律。
社会学家点评:合理超前有意义
对于卢大儒的观点,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此建言是合理的,但是超前的。他指出,相比欧美国家和我国宝岛台湾和香港地区,中国大陆在姓氏上的男女平等程度已经很高了。在欧美国家,女性嫁人后会随夫姓,在我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女姓会在原来的姓前加上夫姓。
“如果我们实行女随母姓的原则,那我感觉是比较超前的。”于海也指出,这个建言对女性地位和遗传谱系高度肯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这一构想的意义会越来越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