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广州:“防性侵教育”正式入法

  导读:近年来,未成年人遭性侵的案件频繁发生,广东省妇联与省检察院联合调研显示:过去三年广东2506名女童被性侵,性侵女童者六成五是熟人。未成年人频遭性侵折射的是社会道德危机,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深层的危机。这些未成人的悲剧,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的反思和警醒。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日前经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明确提出“学校应当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防范性侵犯教育”,首次将“防性侵教育”、正式写入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法规,对这些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给予了回应。

  “防性侵教育”正式入法

  记者了解到,在《规定》进行立法调研时,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广东省相关部门认为,针对近期频繁曝光的校园性侵案件,建议增加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防性侵教育的内容。《规定》吸纳了这一建议,专门规定:“学校应当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防范性侵犯教育,增强其防范性侵犯的意识和能力。”根据《规定》,广州市及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将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还将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服务平台,设置并公开全市统一的专用电话和网址,提供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服务。

  如何做好“防性侵教育”

  首先,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认为,很多孩子不知道抚摸胸部等行为属于性侵犯。“我们应该像教孩子认识手指、脚趾那样去认识自己的性别器官。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性侵犯。”还要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守则”,

  例如: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碰;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即使是老师或其他有权威的人,也要敢于说“不”;如果有人让你感到不舒服,并要求“保守秘密”,一定要告诉父母;不要和陌生人搭讪,更不要喝陌生人给的饮料。

  其次,家长要尽量为孩子选择安全的环境,无论上幼儿园、兴趣班还是夏令营,都要了解清楚它们的背景和口碑。

  如果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学,不爱说话,就要引导孩子说出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时,建议学校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和管理,配备必要防护措施,建立门卫制度等。专家提醒,对儿童的社会关怀也需更加细致。一旦发现孩子受到性侵害,务必第一时间报警。同时注意保存好孩子受害时的衣物证据,不要寻求私下和解赔偿。所有关系到儿童的行动都应以儿童“最大利益”作为考量标准。案件处理过程中,对受害人的隐私需做周密保护,确保他们能够摆脱心理阴影以重返社会。

  第三,学校应规定课时,并聘请专职教师

  记者了解到,《规定》二审稿新增规定:“学校应当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防范性侵犯教育,增强其防范性侵犯的意识和能力。”这项规定一出台,马上引来了家长和老师的讨论,焦点集中于学校是否能给学生提供具体防范性侵的教育,还是只能迎合当前社会上发生的多起负面性侵事件而提出的想法。

  在立法者眼中,要求学校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防范性侵教育,可以从立法的教育上对学校的教育进行规定。《规定》起草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广表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一个难点在于,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方式很多都比较隐蔽,例如来自家庭的伤害,以及一些隐蔽的性侵害。”他还认为,一些特定的人是有可能发现这些隐蔽伤害的。例如医生在检查未成年人身体时、教师在与未成年学生接触时、司法人员在办理案件时、社工在提供未成年人事务的社会服务时,都可能会发现未成年人遭遇到的侵害,“这些特定职业的人,应该有义务将发现到的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现象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教师要定期测评心理健康

  在媒体所披露的学生受性侵案件中,许多施害者是教师本人,因此《规定》在立法上既要求学校给学生上防性侵教育课程,也要求学校对老师的心理健康进行测评。“很多侵犯学生的教师自身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教育机构也羞于提出教师队伍中的心理不健全者。”袁教授分析道。

  虽然法规要求学校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定期进行测评,发现病情严重者要离岗治疗、调整工作岗位等,但是要求学校真正能够落实,考验着学校负责人的决策能力。“我认为最为理想的情况,是老师意识到心理不健康是一种病害,并敢于向医生求助。”袁教授说。她建议学校举办教师心理调节讲座,让教师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她还认为,学校甚至可以把调查教师心理压力作为一种教师福利定期举办下去,除了请心理健康团体对教师进行讲座外,还可以多组织教师放松活动,加强教师的情感交流。

  第五,家长应避免给教师过度施压

  袁教授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家长也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到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过袁爱玲认为,从家长角度看,并不是发现学生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向学校投诉,而是对老师的要求上有所转变。

  在幼儿园里,教师对学生安全负有很大的责任,但是家长应避免给教师过度施压,不能因为孩子一有磕碰就对老师兴师问罪,让老师在教学上如履薄冰,而中小学学生的家长也不能一味苛求学生的分数,很多家长对学生分数要求过高,给教师造成很大压力,这也导致教师把所有精力放在追逐学生分数上,教师无形压力增加,从而出现与教师职位不相称的行为发生。”袁教授分析道。

  未成年人遭性侵,造成的影响决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创痛。“防性侵教育”入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性健康知识的教育,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疏导、控制生理欲望,懂得自我保护,从而降低侵害别人的意识,并避免受到别人的侵害。孩子是希望,是未来,应让孩子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不应生活在阴霾中。

  了解更多有关婚姻法常识,请点击:婚姻法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