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一)垄断性定价
垄断性定价主要包括限制竞争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限制竞争协议。限制竞争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以协议、决议或者其他联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各国反垄断立法对限制竞争协议的称谓不尽相同,最常用的称谓之一是卡特尔。
限制竞争协议可以分为横向限制竞争协议和纵向限制竞争协议两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是竞争者。但是,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它们在竞争中又常常联合起来成为同盟者。竞争者之间的协议也被称为横向限制竞争协议,或者被称为卡特尔。反垄断法不是对所有的竞争都采取禁止的原则。因为有些卡特尔虽然在某些方面限制了竞争,但同时又在其他方面具有推动竞争的作用。在美国、德国的反垄断法中,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的协议,根据它们对竞争的影响程度被分为两类。一类适用“合理原则”,一类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凡是适用合理原则的限制竞争协议必须是个案审查,即根据它们在具体情况下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判断是否具有违法性。而适用本身违法原则的协议,则不管订立协议的具体情况,均被视为违法。现在,各国反垄断法适用本身违法原则的卡特尔,主要有价格卡特尔、数量卡特尔和地域卡特尔三种。价格卡特尔,即指生产或销售同类商品的企业相互商定价格的行为,如规定产品的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或价格构成。价格卡特尔,是对竞争对手危害最大的价格卡特尔。价格卡特尔和数量卡特尔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在限制生产或销售数量的情况下,价格卡特尔成员会因为单位产品的价格上涨而扩大生产或销售规模,其结果是随着市场供给的增加,产品的垄断定价便难以维持下去。所以,企业联合限价的同时往往也限制它们的生产或销售数量。地域卡特尔,是指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分割销售市场。
纵向限制竞争协议是指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订立的限制竞争协议或者行为协调。纵向限制竞争因为不是竞争者之间的限制竞争,与横向限制竞争相比对竞争的危害较小,有些甚至能给社会带来明显效益,所以对这种协议更需要进行认真的经济分析。纵向限制竞争,可分为纵向价格约束和纵向非价格约束。纵向价格约束,是指生产商限制批发商或零售商店转售价格,从而也被称为维护转售价格。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认为,纵向价格约束同价格卡特尔一样,是性质最严重的限制竞争行为。但有时限制转售价格对经济也有益处,因为这种限制有时有利于遏制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纵向非价格约束,是指生产商对销售商除价格约束外的其他约束。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独家销售或独家购买是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使用的非常普遍的限制竞争形式。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市场地位。它反映了经营者与市场竞争的关系,即拥有这种地位的经营者可以不受竞争的制约,不必考虑竞争者或交易对手就可以自由定价或自由做出其他经营决策。因为市场支配地位的产生一般是不违法的,所以各国反垄断法一般都不禁止市场支配地位本身。相反,因法律一般都鼓励企业创新与发明,这就间接鼓励了企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但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如滥用其市场支配力,实施垄断价格、掠夺性定价、拒绝交易、强制交易、搭售、实行差别待遇等,则应受到反垄断法制裁的行为。
(二)欺诈性定价
原国家计委2001年发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指出:“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益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标价形式实施的价格欺诈行为,其特点,一是经营者在价格表示上是真实的,但在价格结算中却没有依据其承诺予以兑现;二是经营者的价格表示没有依据或者无从比较;三是价格表示针对的是所有的潜在的交易对象,但交易尚未发生,没有特定的侵害对象。另一类是利用价格手段实施的价格欺诈行为,其特点是经营者在价格表示上是虚假的,并以此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价格表示针对特定的对象,交易已经发生,有特定的侵害对象。
具体来说,形成价格欺诈的要件有四。其一,价格欺诈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即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但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其二,价格欺诈人实施了价格欺诈行为。表现为故意陈述虚假事实或者故意隐瞒事实真相而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欺诈行为可以明示的方式作出,也可以默示的方式作出。其三,被欺诈人因这种欺诈而陷入错误认识。一般情况下,造成侵害他人的后果是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其四,价格欺诈行为和被欺诈人作出的错误行为有因果关系。被欺诈人首先是因为欺诈人隐瞒事实或捏造事实,造成错误的认识,并依赖这种错误认识作出真实的意思表示。
价格欺诈的表现主要有:虚构原价,模糊标价,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两套价格,价外馈赠模糊欺骗消费者及以次充优、混淆价格,不履行价格承诺等。
今后,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将会越来越隐蔽,其表现形式会呈多样化趋势。实施价格欺诈的经营主体往往在主观上具有诱骗性,宣传上具有误导性,价格制定上具有虚假型,经营上具有诱惑性,交易结算上具有随意性,使受欺诈的客体很容易陷入经营者的圈套,从而上当受骗。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经营者还会变换其它形式,从而产生新的价格欺诈形式。
(三)低价倾销
倾销或者低价倾销,实际上指的是掠夺性定价。低价倾销与价格卡特尔正好相反。价格卡特尔是竞争者之间的合作策略性行为,而低价倾销则是竞争者之间非策略性行为。我国《价格法》第14条规定,“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指出,“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之外,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而明确低于成本价格的倾销商品行为是指九种。
低价倾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优势企业和垄断性强的行业,新进入者欲进入,优势企业低价设法阻挠。另一种是在现有企业之间引发的低价倾销,以排挤竞争对手。
我国发生低价倾销的行业特征主要表现:一是自然垄断行业;二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三是需求量相对稳定的行业、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需求波动影响大的行业等。
(四)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也称价格差别,是指同一种类的商品、具有同一单位平均成本、在同一时期、对不同的买主以不同的价格出售的经营者行为。价格歧视,按再生产环节划分,可分为生产者对经营者的价格歧视和经营者对生产者的价格歧视。按歧视的方式划分,可分为直接性价格歧视和间接性价格歧视。直接性价格歧视,主要表现为掠夺性定价。批量作价,两段收费也属于直接性价格歧视。间接性价格歧视,是指一种通过间接的提供回扣、服务或设备等,以达到实质性价格差别目的的价格歧视行为,与直接性价格歧视相比,它更具有隐蔽性,往往难以取证。目前间接性价格歧视在我国是允许的。如我国《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在我国,政府与经营者在定价过程中也广泛应用价格歧视方法,如铁路客运票价格、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票价、电价、风景区门票淡旺季价格等。
现阶段我国《价格法》只是把生产者对经营者的价格歧视列为“不正当价格行为”而加以禁止。《价格法》第14条规定,“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对价格歧视的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从法律上进行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