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全科医生全在哪?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教授说,全科医生不是新出现的一类医师,过去我国企业、街道诊所的医生,其实也可以称为全科医生。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我国的出现,全科医生名称逐渐为人们所知。

  全科医生是家庭医生,一般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人才。

  他们走进家庭、上门入户,为居民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长期随访,对社区重点人群如儿童、孕产妇、老人进行保健等等。同时,全科医生还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门诊服务。

  也就是说,除了在大医院看病的中间时期,看病前在家的日子、住院回家后的康复期这两头,都归全科医生负责。

  所以,全科医生是离你最近的医生,也是最了解你健康状况的人,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正因为如此,全科医生帮你控制日常疾病,间接地控制你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把病人首诊留在基层,减少了去大医院看病的人群,有利于缓解看病难。

  据卫生部介绍,在我国,上门服务的全科医生是指一个团队,叫做“家庭责任医生团队”,通常由一名全科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公共卫生服务医生或其他类型工作者组成。

  他们采取契约服务方式,给签约居民提供约定服务,按人头收费。当然,也可以开展门诊服务、居民所需的其他服务等,按规定收取费用。

  目前我国上海、北京等地已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四、五年前,上海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开全科医生制度。没有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的人,不能受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不同于专科医生

  全科医生不同于平常我们称呼的专科医生,如内科、儿科、妇科等。

  通常所说的专科医生一般在综合性或专业大医院里执业,主要专注于专科疑难杂症的治疗和研究,有点像“医学科学家”。

  而全科医生一般在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机构执业,提供给老百姓的是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即帮助老百姓看好大多数小病、常见病,并做好防病的服务,是老百姓身边的“医学服务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李某某指出,两者的培养模式不一样。我国专科医生的培养模式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经过住院医师培训后,成为普通专科医生。

  全科医生制度要求,对医学人才实行“5+3”的培养模式,即5年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上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然后通过资格考试,才能作为全科医生执业。

  胡教授指出,这需要一种专门的学科培养模式,其培养过程比普通专科更加繁琐、严谨。目前,我国仅有少数院校开展了该学科的人才培养,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

  全科医生不同于乡村医生,也不是过去的“赤脚医生”。他要了解的专业知识更综合,临床的技能要更加全面,管理的知识要更加丰富,善于利用少量的资源治好病。

  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应该互相协作。小病由全科医生在基层解决,大病由全科医生转给大医院专科医生解决。康复期病人回到社区,由全科医生提供康复服务。

  数量严重不足

  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居民已经享受着全科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据统计,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数量占医生总数的30%—60%。

  随着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城市社区需要医疗服务的人口快速增加。同时,面对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并存的双重压力,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数量的激增,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也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但全科医生的发展现状和服务能力,却与迅速增加的需求和日渐重要的地位并不匹配。

  按照规划,我国全科医生的发展要实现“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但记者从卫生部了解到,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人数只有0.73名/万人,也就是总数不到10万名,数量严重不足。

  同时,全科医生的发展还面临着教育和培养制度较落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待遇普遍较低、难以留住人才等瓶颈。受服务能力所限,目前尚难形成与大医院转诊、分诊的协作机制,也难以发挥分流看病人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