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关注肺炎:已成5岁下儿童健康重要“杀手”

  肺炎是我国5岁下儿童健康重要“杀手”

  记者:世界肺炎日,是由“全球消灭儿童肺炎联盟”发起并组织,旨在提高全社会对肺炎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认识,今年世界肺炎日的主题是“创新以终结儿童肺炎”,请曾光教授就此做以解读。

  答:2009年11月12日,首个“世界肺炎日”正式确立,其口号是“齐心协力对抗肺炎”,以后连着三届,10、11、13年口号均定为“抗击肺炎,拯救孩子”,今年第五届换了一个新的主题,叫做“创新终结儿童肺炎”。

  口号里出现了“终结”两个字,这是传递着一个可喜的信号,因为有了对抗引起肺炎疾病里最主要细菌的特异性预防手段——疫苗接种,而且其推广也在世界上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想真正达到这个目标,短期内是不容易实现的,这是号召性的口号。

  从统计数字来看,2012年肺炎在全球共造成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绝大多数是4岁以下儿童,而且这些儿童高度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儿童肺炎发生数在世界处于第二位,形势比较严峻。

  记者:为什么儿童肺炎多发于发展中国家?

  答: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肺炎的病原体到处都存在,跟其他传染病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在发展中国家儿童营养不良、居住环境差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加重疾病的感染。另外还有一些危险因素,例如,发展中国家如果妇幼保健做的不好,有的孩子早产,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得。还有,孩子得了病以后不能及时治疗、滥用抗生素造成耐药性比较强等,这些综合因素的结果,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肺炎特别是肺炎链球菌疾病病死率高,发病率也高。

  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唯一特异性手段

  记者:刚才您已经提到肺炎链球菌,能否介绍一下链球菌致病有多严重?

  曾光:肺炎链球菌名称上带“肺炎”两字,实际链球菌不仅仅是针对肺炎,而是针对一组疾病,比如肺炎链球菌可以引起脑膜炎,而且引起最严重的脑膜炎,比过去说的流脑还要严重,主要表现在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后遗症也严重,可能会导致孩子瘫痪、智力减退、痴呆、癫痫等等。

  其他还有菌血症,细菌不仅可以带到血液里,还可以带到脑膜里,这些都是通过血液传播;还会引起骨髓炎,还可以直接局部感染,不用经过血液也能够传播;另外还有中耳炎、鼻窦炎等等。希望能借着“世界肺炎日”引起大家的重视,把这个病预防好,其他病发生率也会大幅度下降,大幅度减少对儿童的伤害。

  以前认为人得了流感以后,先得流感,再得肺炎,可是进行研究以后,发现重症流感的人从发病到死亡高峰时间正好和肺炎链球菌感染时间是一致。有人对此很感兴趣,可不可能同时感染了流感和肺炎链球菌,拿小白鼠做实验,如果单纯用流感病毒来攻击,小白鼠很少有死亡,如果用肺炎链球菌攻击,死亡的也不多,但是如果同时攻击,小白鼠生存率大幅度下降,叠加在一起的话,交互影响的话,对健康影响是非常大。所以要预防流感和肺炎链球菌的合并感染,“世界肺炎日”这也是宣传的重点。

  很多人都带病菌,在国外70、80%儿童都有,但是不一定发病。只有当气侯变化,孩子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发病。上世纪40年代发现青霉素的时候,发现炎症,甚至一针两针就治好。但是随着身体抗生素的互相作用,病原体逐渐适应青霉素,不但适应青霉素,还适应红霉素,这种抗生素的耐药现象给治疗带来很大麻烦。如果孩子现在得了肺炎链球菌疾病,单靠治疗风险较大,应该转换观念,建立疾病预防的理念。那么怎么预防孩子得肺炎呢?有一般预防,比如给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卫生的饮食等等,而特异预防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疫苗接种最好能覆盖他的高危期。

  记者:什么时间是高危期?

  曾光:最高危期是5岁以内,特别是两周岁以内的孩子,是一生当中最脆弱的时候,患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机会最多的时候,而且一旦患的话也是治疗比较困难的时候,所以要接种最好的时候是从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因为出生以后到三个月母体抗体就下降,原来母乳中的抗体能够使孩子抵抗肺炎,但是到六个月的时候已经消失殆尽,所以最早的时间是出生后三个月要开始积极预防。

  现在有两种疫苗,一种是结合疫苗,一种是多糖疫苗;结合疫苗中有7价疫苗,还有13价疫苗,有的地方还有10价的,但是前提都是结合性疫苗;这些疫苗适应2岁以内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水平,可用于两岁以下儿童。还有一种疫苗是多糖疫苗,现在国内有23价,但是只适合于两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老年接种。7价结合疫苗能够覆盖7种主要的血清型,没有一种疫苗覆盖肺炎所有的,但是它能够把主要的覆盖,这种疫苗是比较成熟的疫苗。在美国最早使用,2000年开始有,结合性疫苗在全世界接种大概已有10亿人次。

  记者:一类疫苗打全以后是不是二类疫苗就不用打了?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在我们国家疫苗分类成一类和二类,一类是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二类疫苗现在还没有纳入计划免疫,需要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来决定孩子接种不接种。

  一类疫苗是指过去传统意义上主要传染病疾病,比如麻疹疫苗,比如白百破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一类疫苗是完全国家负担,儿童免费,跟二类疫苗不一样。

  二类疫苗不是不重要,主要是一种观念,因为我们国家还没有把它纳入法定报告疾病之中,因此也没有纳入计划免疫控制的疾病。这种疫苗的特点是安全性比较好,另外免疫性比较好,特别给儿童接种以后,能够唤起儿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够激发儿童免疫功能,而且能够有持续性,一般采取3+1模式,3、4、5月更接种一次,然后再接种一次。这种模式在美国应用7价疫苗以后,因为所有儿童都被接种,效果非常好。同时儿童的带菌率下降,使得抗生素耐药性得到解决。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神奇的现象,对儿童进行疫苗接种以后,虽然老年人没有接种,但是他们的发病率也在下降,原因在于以前疾病传播过程当中,5岁以下儿童占很大比例,如果儿童普遍接种,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在欧洲一些国家,甚至在亚洲一些国家,还有在澳洲都得到了证实。

  记者:有的人会想我家孩子得过肺炎了,已经有免疫机能了,是不是就不需要再进行接种了?

  答:这样分析问题是片面的,如果孩子得了肺炎更应该接种,得肺炎往往是少数病原体引起,肺炎链球菌有90多种,这次得了,说明体质就比较弱。得完肺炎以后就不再接种了,这种观点对疾病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得完一种血清型确实还可以得其他血清型。

  另外有些儿童比如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孩子,体质比较差,他得病的机率更高。这些儿童接种必要性很大,因为他得肺炎的机率比较大。但是并不意味着健康儿童不重要,对健康儿童来讲及时接种也是很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也是认定了这种疾病和疟疾在所有感染性疾病当中优先提倡疫苗接种。

  提高认识创新以终结儿童肺炎

  记者:今年创新主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体现?

  答:创新第一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一个是对家长的,另外是对国家公共卫生决策者应该有些创新。另外中国有一部分城市想率先做,希望有些地方带头也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这是需要创新的。

  再者是行动上的创新,让大家知道一般性预防和特异性预防。一般性预防比如母乳喂养,还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手部卫生,让儿童保持健康。家里空气要流通,特别在雾霾天气下让孩子尽量少户外接触。另外是特异性预防,就是疫苗接种,一般性预防代替不了特异性预防。一般性预防不是针对某一种特殊的病原体预防疾病,一般性预防对呼吸道有好处,对消化道也有好处,特异性是专门针对这个病原体,还需要加强宣传。

  另外,我们国家预防和治疗是两条线,医生不能开疫苗处方,如果能够实现这方面的改变也是一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