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用真名还是假名
日前,浙大附属一院对所有就诊患者正式实行就医实名制,患者来院就诊必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此规定一出,各方反响不一。有人认为值得推广,也有人担心此举会引致隐私外泄。看病究竟要不要用本人的真名?日前,记者就这一问题对我市几家医院的就医情况进行了走访。
就医不用真名引麻烦
一段时间前,有病患因出疹子、发烧来到市人民医院检查。从病患的临床表现来看,医生认为是麻疹疑似,建议先进行抽血检查。患者抽血后就离开医院,血液检查结果出来后被确诊为麻疹病例,需要立即入院治疗。当院方试图与该名患者联系时却发现,就医卡上留下的并非患者真名,且没有详细的联系地址,这样一来,不仅患者自己延误了治疗,疾控部门也无法开展接下来的流行病学调查。
明明叫张三,挂号、填写病历时却自称是李四。记者了解到,不用真实姓名就医的患者并非个案。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大型医院了解到,按照医院的诊疗流程,患者就医治疗后,院方会根据其留下的资料定期进行随访,了解身体恢复情况。但有部分患者就医使用的是假姓名、假地址、假电话,医院无法与其取得联系进行督导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检验结果出来后,我们按患者提供的电话或地址通知患者时,有不少都是查无此人。”据市人民医院二门诊副主任张静介绍,用假信息就医的多是患有慢性炎症或合并感染,以肝病、妇科病、传染病、皮肤病、计划生育门诊、整形科等触及个人隐私的诊室最为常见。
假名看病原因多多
何以有人喜欢用假名就医?据了解,一些患者出于迷信,认为看病时使用真实姓名“兆头不太好”,随便编个名字可以“转移霉运”,为此使用假名。也有的则是担心隐私外泄,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患有乙肝的肖先生会定期去医院做乙肝DNA检查,但每次检查时,他都会使用假名字。在他看来,虽然乙肝小三阳携带者没什么危险性,但毕竟是个人隐私,不想让太多人知道,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有一些患者因为性病或人流等问题来医院就医,担心被别人知道,为此编造出一个假名来医院。除此之外,还有的用他人名字看病完全是为了享受别人的医保报销。
假名就医有隐患
使用假名,看似不会影响诊治,但医生表示,这种做法的危害远大于所谓的“好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使用假名看病,用家人或朋友公费医疗开药,或是书写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地址、需挂科室等不够准确的患者,在就医的后续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无法与病患取得联系延误病情;一些传染病、性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流传到社会上的话,对他人的健康也造成了威胁;用假名就医,当出现医患纠纷时将很难提交出有力的证据,对于享有社保的患者来说,假名看病将导致医药费无法报销。
实名制就医待普及
而实名制就医除了方便诊疗、利于病情后续随访之外,目前,各家医院都在建立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病人实名就医只要输入身份证号,以前所有的检查结果就能调出来,帮助医生掌握疾病信息,监测病情进展。“实名制就医好处多多,但由于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我们暂时也只能是希望这项措施可以大范围的推广。”张静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我市还未推行实名制就医政策,但多家医院的电话及网上预约挂号已全部实行实名制,在此基础上,市人民医院还率先试行身份证识别器实名挂号,患者挂号时,先出示身份证,识别器会显示所有身份信息,并打印出挂号单。从患者接受情况来看,由于就医习惯、担心隐私暴露等原因,这种新的挂号方式目前并未被太多人所接受。医院方也表示,患者用不用实名看病,选择权在自己,但权衡利弊,建议患者最好用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