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生进行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需持证
心血管内不需要装支架的病人,却被植入了支架;本来只需植入七八千元的普通支架,医生却非要放进10万元的昂贵支架。如何控制这种混乱局面?
根据卫生部要求,我省昨日成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并召开第一次专家组工作会议达成共识:今后,医生要凭“上岗证”才能做介入手术,相关医疗机构及医生要随时接受质量控制和技术监督,一旦违规操作,将面临禁止做手术的严厉处罚。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常年占死因首位,仅心脏猝死人数每年就达54万。而介入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术,正逐渐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可诊疗市场开始呈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况:一些医生技术水平根本没达标也敢给病人装心脏起搏器,甚至给根本不具有冠心病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患者,装上了多个价格昂贵的支架(俗你“搭桥”);一些不具备技术、人员、设备条件的医疗机构盲目上马,给患者生命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卫生部有关专家透露,一例介入手术平均需放置1.9个到2.1个支架,以每个支架1.3万元到3.5万元计算,手术的费用少则3万至5万元,多则10万元。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得不少无实力的医院“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钢丝穿破血管、血管爆破等医疗事故引发的官司不断。
据了解,卫生部组织专家2007年制定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给医疗机构及医生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去年底,卫生部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心血管介入诊疗基地名单,我省协和医院、武大人民医院入选,获准开展冠心病及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工作。
昨日成立的湖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挂靠武大人民医院,该院院长黄从新任中心主任,省内多位专家组成专业组,对诊疗医生、医疗机构开展业务培训及专业质量控制工作。武大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江洪教授说,目前全省有30多家医疗机构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估计经过首轮审核,至少一半不达标。
省卫生厅还强调,进行业务培训和质量控制后,发生二次以上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机构,将责令其停止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工作1年,经审核合格后方可重新开展;不能完成病例数或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医生,将责令其停止独立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工作半年,经审核合格后方可重新执业。
省卫生厅副厅长张某某说,希望质量控制的举措能进一步提高全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